簡單復盤下這周做的一些事情。

      這周的主要精力花在了上線網站上面,基本用了兩天時間上線了三個外貿詢盤站點。至于產品選擇,基本都是之前已經非常熟悉的、且能找到穩定供應鏈的產品。

      其實我的上站邏輯非常簡單,看到有優勢的一些產品就直接買域名開始動手。前期通過簡單的 MVP 頁面來驗證市場與搜索表現,一旦后續通過數據表現發現網站基本可行,便重點花精力去做內容。

      這個過程中自然就包括采集內容,AI 內容整理,與相應商品落地頁的打造。為了提升這個過程中的效率,上個月還專門花時間用代碼寫了一套網站的腳手架。就目前我自己的使用來看,還挺順手的。

      至于為什么放棄過去一直使用的 WP 方案,之前的復盤文章里都有反復提及到,這里便不再贅述了。

      除了上線網站外,這周也花了不少時間去打磨我自己開發的那個腳手架產品?,F在的期望就是盡可能將其打造得傻瓜一點、集成化程度高一點,讓根本不會技術的小伙伴也能在指導手冊的幫助下用上這款工具。

      因為我想借助這款工具的開發,將關鍵詞的調研、數據采集、AI 內容整理,以及后續的內容上線與 SEO 信息維護都做得完善一些,將其打造成一個產品包賣出去。

      這個產品包的應用場景主要就是程序化 SEO 站點,內容營銷站點與我這周在做的外貿詢盤站點。雖然目前已經有七八個訂購意向,但說實話要做好這項工作真的不容易。

      畢竟我得將流程細節梳理清楚,并做好相應的指導文檔。且過程中還需要將技術問題傻瓜化,甚至還需要錄制相應的操作視頻。說實話基本每個環節都是挑戰,爭取將這份工作在這個月做完,并做相應的交付吧。

      后續,我會逐步將之前自己做的一些探索性的項目全部停掉(雜七雜八搞了太多),專注在現在做的程序化 SEO 領域上面。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真的沒太多時間去分心。

      且我現在的這套方法論經過這一年多的實踐,基本從數據上已經證實了可行性。另外最近也有跟幾位有成果的大佬溝通過,發現他們的成功之路也有這套邏輯的影子,所以后續還是將自己的精力專注起來,去做從「1 到 100」這一件事。

      現在我還不確定這件事能做到什么高度,但是我對此挺有信心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平均每天都有一個精準詢盤的網站,我現在手上有幾個,而這個網站的投入成本也就 3-5 天左右的時間。

      那下一階段能不能專注在這個賽道上,將全部精力投入進去多做幾條產品線,爭取到明年這個時候,這樣的網站能有 30 個呢。

      大家一起加油。


      點贊(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