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剛剛從廈門回來,然后又緊接著開了個項目會議,導致今天的文章寫得有點慢了,簡單梳理下這周做的事情。
其實這周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去聊天,也就是不停的跟有結果的人喝茶聊天。比如周一周二花了不少時間跑外地去取經,然后這幾天又陸續跑廈門跟相關大佬學習。
說實話這個過程還是蠻有收獲的,因為我在輸出的過程中,總會獲得與之匹配的反饋,從而優化我自己的認知。
拿我們自己的外貿業務打個簡單的比方,其實這幾個月我們的詢盤量上來了,但是相應的轉化數據上不去,很多詢盤都卡在“一報價就死”這個階段。
按照我們自己過往的認知,就覺得是不是流量質量低的問題,或者業務跟進的技巧是不是有什么瑕疵,于是不停在自己「自以為」的這些原因里面找問題(相當于閉門造車)。
但當我與一些有結果的朋友進一步溝通后發現,其實問題并不在于此。
相反,我們的詢盤轉化率低,更可能是因為報價的邏輯出了問題。
因為我們現在的邏輯是,直接在工廠報價的基礎上加上相應的利潤點,然后再報給客戶。這個「加點」的過程,無疑就把相應的報價抬高了,自然會在與同行競爭的過程中落于下風。
而那些有結果朋友的做法,普遍是直接在工廠報價的基礎加一點點利潤。然后在后續貨物清關完成后,去賺出口退稅的十幾個點。一來一回,相應的報價差異與利潤的差異自然就呈現出來。
可能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做詢盤站以來,踩得比較大的一個坑吧。畢竟從什么都不明白的小白,一頭扎進來,相應的學費肯定是要交的,我自己倒覺得挺值得。
那這周除了花比較多精力去交流溝通外,還有在做的就是繼續上新網站了。
我現在的操作邏輯,便是每周強制性的上一個新網站去測試市場。前期先做 MVP,也就是只做幾個主要頁面測試市場,并在過程中測試相應的域名表現與關鍵詞表現。
那等相應的數據、以及各方面的數據都符合預期,再投入大精力去重點攻關網站內容。
像外貿詢盤站點,我現在的做法就是先只做一個落地頁,然后推送谷歌索引收錄。假如后續一直不出詞或者沒有曝光,網站直接放棄。
一旦網站的出詞數據(我現在的標準是 20 個垂直關鍵詞)與曝光數據起來,再集中精力去更新內容。
這周我便上了兩個這樣的測試網站,一個詢盤站一個程序化 SEO 站點。
其實處理起來都不難的,畢竟 SOP 已經沉淀好了,直接按照相應的標準生產便好了。且我自己也專門針對這塊的效率提升,直接用代碼寫了一套腳手架出來。
所以后續可能更多的精力,還是需要放在產品的調研與選擇上,然后重點去打磨我們自己的內容生產流程。實操這塊的話,需要將素材庫與 AI 能力結合起來,放大并繼續優化內容生產這塊的能力(團隊正在做)。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