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到了,又是商家們撈錢的好機會了。
有一說一,賣月餅還真的是一個好生意。
畢竟就這幾塊餡餅,動不動大幾百人民幣,但還根本不愁賣不掉。
不過別誤會啊,我說的不是賣真的月餅,而是像月餅一樣的的節日型產品。
特別是對于跨境電商賣家來說,外國那么多節日,外國人那么會花錢,單靠賣節日產品都夠我賺的了。
不過呢,像這種高時效性的產品,庫存管理不當,其實也是很容易就砸自己手里的。
本想大發一筆橫財,結果本金給賠沒了。
那說到這里,我們就要像月餅行業好好學習了。
用好了下面的這3個營銷策略,節日特供真的是一個巨性感的生意。
1.選擇剛需品類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明明都是傳統文化,為什么商家狂推月餅但是沒什么人賣紙燈籠呢?
道理很簡單,月餅是大眾剛需啊。
燈籠這東西,除了當天逛街的時候可以拿來玩玩,基本上就再也不會有人想起了。
月餅就不一樣了,畢竟是吃的,再不濟我還可以拿來當早餐吃呢。更別說混合進各種菜肴里的黑暗料理了。
所以,如果你想你的節日型產品能夠穿越周期,品類本身就是大眾剛需是基礎。
2.強化文化屬性
除了可以吃以外,買月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儀式感。
畢竟節日之所以是節日,寄托了大家太多的的樸素情感和情緒表達。
而任何涉及到文化情感上的消費,就不存在實用功能和剛需這么一個判斷尺度了。
所以呢,當我們去賣節日型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對當地文化做好充分調研:
圣誕節賣圣誕樹太沒創意了,賣水晶球和襪子才是真的財富密碼。
3.打造禮品化
那最后的最后,如果一個產品沒有社交屬性,是絕對賣不出高溢價的。
但最好的節日型產品,一定是讓你感受不到節日要到了的存在。
不然不還是一錘子買賣,賺不了幾個錢。
這里面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各種永生花了。本來是想著跟情人節做強綁定,好好割情侶一把。
一旦把格局打開,通過禮品化,它是可以是所有跟親密關系聯系在一起的。
不買就是不愛,如此營銷,商家真的是每天都要開香檳狂歡了。
總之一句話總結,節日只是殼,用戶需求才是核。
只有通過強共識的文化屬性,帶動出弱共識的新用戶場景,我們的跨境賺錢之路才能一路順風。
歡迎加入出海討論社群(僅限賣家/品牌方)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