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完重新分配廣告費之后,現在談談增長從何處來?
我們發現大部分營銷預算都去了以賣貨為目的的營銷形式,那么問題就變成,如何賣貨更有效率,怎樣賣貨可以產生復購,形成習慣,賣出真增長?
上周,我在上海參加了美團閃購的發布會,現場發布了《場景營銷知行錄》,提煉總結了4個場景類別,16大核心場景,作為快消品牌場景營銷基本盤。很多快消品牌在美團閃購,洞察到新的機會場景,實現了場景擴張,獲得了長效增長。
看完我的感受是,美團閃購作為終端成交場,這兩年開始發力營銷了。現在的營銷趨勢是,在效果營銷的路徑上順便做品牌,在生意發生的地方做營銷,而美團閃購正好契合這一趨勢,而場景營銷也是非常精準的切入點。
今天我從場景營銷的視角,進入美團閃購生態,理解場景營銷與增長驅動力。希望對你有啟發。
以下、Enjoy:
一、觀念:找到真場景,得到真增長
首先從觀念層面理解,什么是真增長?我從品牌現狀、破局策略、營銷場域三個層面談談:
現狀是,很多品牌處于知名度飽和的狀態。
當品牌知名度飽和后,消費者規模和頻次相對固定,一個品類的規模天花板觸頂,那么就會進入存量競爭,互相吃掉競爭對手的份額來擴大自己的份額。這并不是良性的競爭,我認為也并非是真增長。
策略是,擴張消費場景,挖掘新需求,擴大新人群,獲得新增長。
什么是場景擴張,比如大家都知道冰淇淋的銷售旺季是在夏天,美團閃購通過數據洞察發現,冬天在東北這類室外寒冷、室內溫暖的地區,也有大量的消費者有吃冰的需求,那么這就是冰淇淋品牌新的消費場景,從夏天吃冰到夏冬都吃冰,這就產生了新增量,這個增量就是長效的真增長。
每個品牌都有一個或幾個固定的消費場景,但如果持續的挖掘與細分,還是能發現或找到一些新的機會場景,將機會小場景放大成規模化場景,就產生了新需求。
當一個品牌的消費場景從3個變成5個時,品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頻次、人群將隨之擴大,為品牌甚至品類帶來規模化增量。
場域是,在需求路徑上,在應景的場景中做營銷。
在與美團閃購的朋友溝通中,我聽到這句話——在應景的場景中做營銷。人們打開美團時是帶著消費需求的,而需求背后是場景,消費者在強需求的場景下,價格不是第一順位的考慮因素,同時也更容易產生成交。
品牌在美團做場景營銷的邏輯是,當你在辦公室下午3點消費一杯冰美式時,會被系統認定為“下午茶場景”,然后推薦你順便點一單小零食搭配,就會變得順其自然。一些餅干品牌正是洞察到這一機會場景,推出適配下午茶的小份包裝,在美團閃購獲得超預期的真增長。
還有一類場景來自于“閃爍性需求”,比如深夜在家看球賽時,想要喝到冰鎮啤酒,此時此刻喝不到這個需求就會消失,美團閃購可以在半小時內將冰鎮啤酒送到家,抓住閃爍性需求,也是品牌的真增長。
所以,我們所談論的“真增長”,是通過品牌消費場景的增加或者細化,獲得增量需求或增量人群獲得,而非透支存量。通過美團閃購,越來越多的快消品牌正在守住存量,擴張增量,以擴大整體市場規模的方式,獲得真增長。
二、品牌:在生意場景做營銷
接下里我們進入品牌視角,快消品牌們在美團閃購生態中,如何進行場景擴張,獲得真增長?
美團閃購的場景營銷,正好契合當下的趨勢,在賣貨的路徑中創造機會,鞏固提效現有場景,發掘放大新場景。
我們從三個層面談談,一是美團閃購提出的16種場景模型,在日常化場景中找可能性。二是品牌場景擴張的路徑,心智與成交并行。三是品牌應“需”增長,獲得長效價值。
1、16種場景模型,框定需求
美團閃購在《場景營銷知行錄》中,基于消費數據與日常需求,梳理出4個大類16中場景模型,將消費者的日常需求框定在具體的場景中。這些都是普通且日常的場景,比如下午茶、能量早午餐、居家聚會、突發應急等等。

每個場景中都有一些固定產品,比如禮贈關懷場景中,玫瑰花束是高頻產品,但這幾年開始流行零食巧克力花束,這對于零食巧克力品牌來說就是新場景,據了解,今年520期間,費列羅和美團閃購鮮花業態合作巧克力花束,并上架到近萬家花店中,活動期間,品牌銷售額年同比增長超過120%。
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在建立“場景意識”,在辦公室下午點杯咖啡或奶茶很普通,但有了“下午茶”的場景意識后,就覺得除了咖啡和奶茶,還應該配點餅干零食才能叫下午茶。
所以我認為,16種場景模型對于平臺與品牌來說是框定需求,對于消費者來說則是場景關鍵詞,建立以場景消費的意識。
2、場景擴張路徑,品效并行
再談品牌消費場景的擴張路徑,如何發掘、進入、放大一個新的消費場景,美團閃購場景營銷給出解決方案。
在與美團閃購的溝通中我得知,他們并不創新場景,而是發現發掘并放大場景。快消品牌可以在美團閃購的后臺有一個監測入口,可以看到一個產品的消費區域,鋪貨密度,消費場景的增長與降低。
比如某餅干品牌發現,在下午三四點鐘,在一二線城市寫字樓的訂單開始增長,然后洞察到下午茶是該品牌的機會場景。當發現機會場景后,品牌與平臺可以更加積極的推動,可以在站內做更多活動或曝光,也可以在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種草下午茶場景的搭配組合,最終成為更加固定的場景搭配,實現場景的擴張。
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是先洞察到消費需求,然后上升成品牌營銷的重要決策做大力營銷投入,消費心智與賣貨成交并行,同時推動新消費習慣的產生。
3、品牌應“需”增長,長效價值
我們看到,美團閃購場景營銷提出的“真增長”不是刺激出來的,而是按“需”增長,洞察場景營銷中的真需求,擴大了新人群,獲得了真增長。
真增長的公式是:洞察新場景,放大真需求,擴大新人群。
場景心智一旦建立,就是不再消退的長期增長。比如美團閃購發現夜間場景的冰鎮啤酒增長很快,發現很多熬夜看球的人想要喝到冰鎮啤酒,然后在終端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提供冰鎮啤酒,一些較大的商家甚至做了終端冷庫,不止有冰鎮啤酒,還有各種冰鎮飲料、西瓜等品類。美團閃購的“冰鎮系列”一旦成為新的消費習慣,就會固定下來,成為長期需求。而這些長期需求對品牌來說,就是新的增長空間。比如嘉士伯從2022年開始與美團合作,營銷活動主題從“夜間喝冰啤酒”到今年球賽季主打“夜間看球喝嘉士伯”,不斷發力夜間場景,品牌銷量也在持續增長。

包括零食餅干的下午茶場景,巧克力花束的禮贈場景,空包旅行的出行場景等等,都借力美團閃購的30分鐘達的即時配送優勢,成為品牌可挖掘的消費場景。
場景擴張是創造增量,而非博弈存量。對于品牌甚至品類來說,可以從存量博弈中解脫,共同創造場景增量。
三、總結一下
站在品牌視角,“真增長”只有兩個來源:一是產品創新,二是場景擴張。
真增長本質上是找增量,產品創新迭代也是為了找新需求,擴展新人群,讓總體大盤得到增長。
消費場景擴張是更營銷側的策略,通過洞察消費習慣,發掘識別還沒有被放大的消費場景或消費組合,然后在場景心智與消費習慣上進行鞏固,成為可以產生規模銷售的新場景。
最后總結兩點:一是觀念:大力做場景擴張;二是方法:找到真增長的新范式。
這篇內容我所提及的場景擴張,一方面是指在日常生活場景的細化和深耕,不管是下午茶還是家庭陪伴或者周末補貨,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另一面,是指新場景的挖掘,比如夜宵解饞、異地出行等場景下,消費者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只是因為即時零售網絡建設逐漸完備,美團能聯合線下門店提供了30分鐘送達的服務,需求可以被滿足,這些場景才得以成立,變成了新的機會場景。
美團閃購總結梳理出的16個場景模型,涵蓋了絕大部分的日常場景,所有快消品牌都能對號入座幾個固定場景,但沒有品牌能占據所有場景。
站在品牌角度,那些日常生活中未被洞察到的場景可能就是品牌的新場景,比如美團閃購洞察到人們在異地旅行時買調味品的頻次在增加,因為人們開始在民宿里烹飪做飯,這對于調味品牌來說,就是新場景。
不管對于品牌市場部,或者營銷傳播機構來說,營銷趨勢是“在生意發生的地方做營銷”,而美團閃購作為快消品牌最重要的線上渠道之一,也應該成為場景營銷場。
在方法路徑上,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應需而生。首先通過美團閃購的大數據洞察,發掘產品的機會場景,看到某個需求正在增長時,平臺聯合品牌快速將需求放大,讓更多人看見,更多人消費。
在場景心智層面聯合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進行場景種草,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或者零食巧克力花束,這些本身帶有社交屬性。同時在美團閃購生態內推動場景產生規模化銷售,產生新需求下的真增長。
最后站在快消品牌市場部的視角,當我們背負增長KPI時,不要只會打折促銷,打折的邏輯是以透支換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真增長的兩種路徑,產品創新對于市場部來說會有點難以推動,但場景擴張則是更加可行的方式,洞察新的機會場景,建立新的場景心智,創造新需求,獲得新增量,得到真正長效價值的真增長。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