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直在搗鼓 Raycast 這款蘋果系統上的效率工具,相較于過去一直使用的 Alfred 工具,確實要小清新了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折騰下。那今天這篇周復盤文章,就借著這個點切入,聊聊這周已經完成的那些提升效率的事情。
我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盡可能通過技術化的手段(或流程),將自己的工作效率放到最大。對于空出來的冗余時間,拿去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吃喝玩樂或者發呆)。
而對于類似我這樣的 SEO 小嘍啰而言,扼殺我自己冗余時間的主要就一個點。那就是對于過往的工作經驗沒有積累,更沒有形成什么有效的自動化的沉淀。
因為工作久了就會發現,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大差不差,無非就是各種信息調研、做文章、發郵件請求外鏈,等等吧。久而久之,就真的感受不到什么工作的激情了(很多時候都是機械的不停重復)。
所以為了讓自己更高效點,盡可能從那些勞動力密集的過程中抽身出來,我今年在做的主要內容,就是將各個環節的 SOP 梳理出來,并通過技術化的手段將其沉淀到我選定的載體上(現在主要使用谷歌全家桶)。
目前,關鍵詞調研與可視化分析、SERP 結果的分析、內部鏈接的自動化,與網站數據的監控與可視化這 4 個大的部分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內容創建與外鏈請求這兩個部分。
其實上周也說了,外鏈請求這塊的粗數據已經梳理好了,但是還沒想好怎么使用技術去沉淀。只能是后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點靈感就做一點,慢慢優化掉那些浪費人力、浪費時間的部分。
對于這部分流程的整理,我還是很有信心的。只不過需要時間不斷打磨,后續慢慢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
而這周,我則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將「內容創建」這個大塊的內容框架全部處理完了。主要涉及的就是內容調研的渠道有哪些、調研過程中使用到的方法總結。然后就涉及調研內容的分析、新素材的采集、文章框架的整理、AI Prompt 整理,等等等。
因為僅僅只有一周的時間,我目前還只是將散落在各處的資料歸集并統一起來了,稍微能形成一個體系。但這個過程中,使用技術手段去替代重復工作這個環節還沒開始做。還是同樣的道理,只能在工作過程中一個點一個點處理。
就拿 AI 生成素材這個步驟打個簡單的比方,以往我們的普通做法是,開兩個瀏覽器窗口,一個用于 Google Doc 記錄文案內容,另一個用于 AI 工具生成素材。等素材生成完后,就人工用復制的方式,將其粘貼到 Google Doc 的對應位置上。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一篇 2000 字的文章可能需要花費 15 分鐘的時間。而這部分時間,在我眼里完全就是浪費生命。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完善的技術手段,可以支持直接將 AI 工具的生成能力引入到 Google Doc 中,于是這個 15 分鐘就節省下來了。
類似這樣的環節還有很多,后續一個點一個點優化。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