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線下交流比較多,跟供應鏈工廠、跟朋友喝茶聊天時獲取到不少有價值的信息。這里就分享幾點,我這周做完網站數據分析后,看到的幾個數據規律,供大家參考。
很多小伙伴在做詢盤網站的時候,很喜歡在網站上上傳特別多的產品詳情頁,以期通過這種方法出一些產品詞,引導用戶到站后留下詢盤信息。
這里暫且不討論內容重復、以及收錄出詞的問題,就討論搜索結果頁面顯示。要知道這種商品詳情頁,布局的多是 C 端關鍵詞。那當用戶去搜索這樣的關鍵詞時,結果頁上呈現的大多都是 C 端獨立站的結果,也就是那些能直接成交的站點內容。
搜索結果頁是搜索意圖、用戶需求的反饋。那就這樣的搜索結果而言,用戶的需求是直接購買商品,而不是尋找什么產品供應鏈,或者生產廠家。那此時你的詢盤站去參與這種關鍵詞的競爭,是基本沒意義的,最終可能也沒什么結果。
可能你會說,我在產品的標題里加上 Custom,Manufacture 這樣的 B 端詞根不行嘛,這么操作不就解決了關鍵詞不精準的問題嘛。這里我不想直接分享結果,如果有這種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去試試,試試用產品詳情頁做 B 端關鍵詞,看看最終能不能成。
當然這里有一種例外,就是你的產品就是 B 端產品,一般的 C 端消費者根本不會搜索。比如大型機械、加工原料、生產配套附屬,等等。
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過搜索結果頁觀察用戶需求,以及用戶的搜索意圖。核心就一個點,用合適的內容形式去匹配用戶搜索,不要追求什么大流量。相反應在精準流量上下大功夫,爭取做到「每天 100 個訪問能有 10 封詢盤郵件」,這才是真的厲害。
另外還有一個點值得注意,就是盡可能先去做詞的數量,然后再去做詞的排名。
從目前我這個站的數據反饋來看,在詞很精準的情況下,哪怕排名不高(50-60 左右),都是會有源源不斷的詢盤郵件進來。當時看到這樣的數據時,我還不是很確信。因為按照我過去做內容站的思維,一定得把詞做到首頁去,才能獲得更多流量。
于是這周就這個點,跟一些專業的外貿業務咨詢了下。據他們給到的反饋,一個用戶在搜索引擎上找產品供應商時,都是習慣給前很多頁的相關網站都發詢盤郵件,目標就是為了對比報價,從而對比。
這也就解釋了即便詞的排名很靠后,那也有很大概率拿到詢盤,重點是詞得精準。所以從這個邏輯出發,先去調研精準詞,再去將詞在我們的內容中體現出來。
等 GSC 后臺出詞后,基本的初始排名就有 70-80 左右。那適當做點內鏈,完善下內容的完善程度,詞的排名也就自然而然上到 50 以內的區間了。
還有一點值得分享的是,從我的分析結果上看,用戶通過搜索結果進來后,大概率只看那個落地頁。如果內容很垂直且相關性強,那留下一封詢盤郵件后跳出,要不是不相關就直接跳出了。至于具體的用戶行為特征,我目前還沒做這塊,后面等流量大了點再說。
當然,這只是我的數據,可能是我的落地頁做的還不好。具體問題還是用具體數據來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