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Jack說跨境”關注公眾號,星標關注,看到每一篇更新


      上周末和認識很久的億級賣家朋友聊了下。有一些收獲,和大家分享下。整理跨境的環境確實遠不如以前,不管是平臺還是獨立站,那種疫情前,17,18年流量紅利期的時候早就過去了。

      今后一定是精細化運營,多渠道運營。僅僅依靠亞馬遜平臺是很難生存的。

      全托管加劇內卷

      Temu之類的全托管模式并不可怕,僅僅是低價,能搶奪的客戶是有限的。直接對接供應商的模式,導致中間商(貿易型賣家)生存空間極劇惡化。全托管可怕點在于,會加劇平臺之間的內卷,賣家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各種平臺費用提升,平臺審查掃號。導致賣家的利潤率直線下降。部分賣家縮減規模斷尾求生。

      做平臺的賣家如果沒有產品上面的獨特之處,供應鏈上的積累。很難生存下去。


      內卷是今年很突出的一點。各類產品,平臺獨立站都內卷的厲害。有很多靠低價性價比的站點過的大不如前。我們之前也寫文章分析過獨立站的前景(從一張刷屏朋友圈的截圖說起,聊下獨立站未來的前景)內卷之下依靠低價的模式已經失效。獨立站要么低成本獲取流量,要么做差異化獲取溢價。最好是兩者兼具才能走的長遠。

      選品要有門檻

      努力提升成功率,整體環境不好的時候,就要追求成功率,追求利潤。而不是規模,利潤率是生命線。

      做有門檻的產品,才能規避一些競爭對手。如果你做的產品光是認證就要花幾十萬,能讓不少對手望而卻步。有門檻才能避免一些競爭,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利潤。沒有門檻,一堆競爭對手。

      做新興產品,特別是一些創意性的產品。這類產品在眾籌平臺上面更常見。用這些產品測試,有趨勢可以后續放到平臺和獨立站上。


      新興產品不管是平臺還是獨立站都是一個大的選品方向,有趨勢才更容易推。有門檻的產品我們也分析過(獨立站選品 | 有條件還是要做高溢價 & 高客單價產品!)有條件還是要做有一定門檻的產品,不是普通的白牌。不是什么賣家都可以賣的。能有效規避一些競爭對手,如果能在產品專利等上面深入,那無疑是更好的。

      模式的輕與重

      亞馬遜平臺生意是重資產模式,一旦貨發到平臺就要受平臺制約。沒有其他銷售渠道,僅僅單一靠亞馬遜一個渠道,有很大風險。要么多店鋪,要么開拓其他銷售渠道:其他平臺,品牌獨立站,線下渠道。去分散單一渠道風險。


      其實重模式和輕模式要搭配起來。很多賣家做亞馬遜的同時也可以做獨立站。我們也寫過文章分析過(轉型獨立站系列 | 亞馬遜賣家如何突圍?)亞馬遜賣家要想真正升級為品牌賣家,品牌獨立站是必須要做的。沒有自己的品牌獨立站是沒辦法成為真正的品牌的,僅僅是亞馬遜的供應商,只會越來越難。

      自己不能觸達消費者,沒有私域流量積累。僅僅是賣貨,在未來是很難行的通。僅僅是低價內卷,還有多少空間呢?

      如果你深有同感,可以和我交流!???


      點贊(2)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