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電商最崩潰的是什么?


      庫存積壓和廣告燒錢都已經是小case了。


      最近有很多賣家找我反映,他們辛辛苦苦選出來的產品,甚至是自己公司開發的新品,都能在Temu上找到了,而且還是半價在賣...


      拼多多價格屠夫名不虛傳,而且這把火確實已經燒到海外來了。


      我前段時間就說過,隨著拼多多這些互聯網電商平臺的出海,最受傷的一定是夾在中間的貿易型賣家。



      品牌方有調性,KOL們有流量,都是拼多多們努力拉攏的對象。


      單靠信息差賺錢的賣家自然是拼多多革命的對象。


      當然,貿易行業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只不過這個價值絕對不會再是直接從國內到國外的倒買倒賣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貿易型賣家,最近的生意也確實受到Temu和Shein的嚴重沖擊,未來出路在哪里呢?


      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1.垂直化選品


      電商平臺依靠的數據選品,往往都是有滯后性的。


      沒有人比消費者更懂消費者。


      多給自己的品類廣度做減法,給深度做加法,把局部垂直市場的用戶體驗做深做透。


      看上去規模大到恐怖的電商平臺其實動不了你的基本盤。人家也沒必要花精力吃你這么小的一塊蛋糕。



      2.給渠道做減法


      電商平臺一出海,再來個全托管模式,渠道這事兒就跟我們沒什么關系了。


      全渠道鋪貨不是不能做了,只是在未來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都什么家庭啊?還敢用自己極其稚嫩的電商IT系統和團隊去跟互聯網巨頭們拼他們的強項?


      把自己本就不多的資源放在巨頭們薄弱的環節才是王道。



      3.品牌化轉型


      我這里說的品牌化轉型不是指讓大家轉型去做品牌(當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


      我主要說的是在選品要盡量避開純白牌,并且通過精細化運營為自己打造出一定的行業美譽度,從而成為一家賣品牌的品牌。


      對于純白牌廠家來說,電商平臺巨大流量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你在采購和方面完全沒有優勢。


      而有些品牌溢價能力的商家往往又不愿意屈服于這些大平臺的壓榨,還想保持一定的品牌調性,就成了你爭取合作的最好對象。



      當大家覺得行業越來越卷,增量市場的機會越來越少的時候,不妨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看看整個電商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么?


      行業里的每一個玩家到底在提供什么價值?


      很多時候,真的一下子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當Temu重拳出擊賺了這里的錢,硬幣的反面,大概率也在價值鏈的另外一頭給了其他玩家可乘之機。







      往期回顧


      海外拼多多最后一定會死在野蠻生長上。


      品牌出海別卷了,萬億的海外銀發市場等著你!


      從0到1,終于有人把跨境電商獨立站玩明白了!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跨境電商獨立站1V1咨詢

      海外推廣代運營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點贊(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