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在海外的朋友都有這樣子的感觸,作為美國第一大電商平臺的亞馬遜,其實沒什么好逛的。


      不要覺得海外的用戶在消費上就一定更理性,他們只是沒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刷到上癮加剁手的淘寶而已。


      亞馬遜作為世界最頂級的科技企業(yè),不管是從技術(shù)儲備還是資金實力上來說,都絕不會輸給阿里。


      可是為什么亞馬遜這個電商平臺會做的如此”拉胯”呢?


      原因是,亞馬遜和淘系電商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平臺邏輯。



      亞馬遜主打多快好省,買賣雙方的交易效率是最為重要的。


      以搜索作為主要驅(qū)動方式的亞馬遜,壓根就沒想讓你在它的平臺上花過多的時間逛來逛去。


      這是典型的貨架電商的商業(yè)邏輯。


      而淘系電商更強調(diào)的是幫你網(wǎng)羅更多的好產(chǎn)品,”逛”本身就是其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淘系電商在產(chǎn)品的分發(fā)邏輯上會更加接近于興趣電商的算法推薦模式。


      通過在平臺上開發(fā)各種小功能和模塊,吸引消費者花更多的時間在平臺上停留。


      并且獲取到消費者大量的多維度行為數(shù)據(jù),才能把興趣電商的產(chǎn)品推送算法的威力發(fā)揮到極致。



      基于這樣子的商業(yè)邏輯,即使亞馬遜想轉(zhuǎn)型去變成一個讓大家更好逛的興趣電商平臺也是有心無力的。


      因為亞馬遜的用戶都是搜索想要的產(chǎn)品,然后買完就跑。


      這也小部分的解釋了為什么亞馬遜去做直播帶貨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因為沒有人會覺得亞馬遜是一個逛的地方啊!



      不過換個角度講,也正是因為亞馬遜承接的是營銷漏斗的最下層,也就是那些已經(jīng)有著強烈購買需求的消費者。


      所以亞馬遜平臺的轉(zhuǎn)化率才能那么高。


      興趣電商的風(fēng)頭再勁,也代替不了某些場景下消費者對貨架電商買完就走的基本需求。


      在未來,這兩者不同的電商邏輯只會互相融合和協(xié)作。


      不存在誰能吃掉誰的可能性。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來說,也只有理解了每一個平臺的底層邏輯,我們在選品和運營端的操作才不至于費力不討好。


      不要用運營上的勤奮去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


      看懂PAC(platform and culture)的能力,被大部分人都嚴(yán)重低估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大家對于跨境電商有什么問題的話,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我都會全力解答大家的!







      往期回顧


      未來十年,再也不會只有什么跨境“電商了”。


      你知道嗎?外國人從來沒聽過什么品牌出海...


      Shein起訴海外拼多多,亞馬遜笑了。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創(chuàng)業(yè)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點贊(2)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wù)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wù)洽談

      微信聯(lián)系站長

      發(fā)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