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優質的視頻,對于創作者來說,是件大工程。從確定用戶畫像,編寫腳本到對焦鏡頭,畫面構圖,再到本篇要介紹的保持設備穩定、運用鏡頭和下期的視頻剪輯,這一整個過程環環相扣。
雖說步驟有些繁瑣,但通過一步一步地拆解再實踐,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今天,我們繼續以拍攝視頻為主,從保持設備穩定和運用鏡頭兩個方面與大家詳細介紹!
保持設備穩定是拍攝出一段優質視頻的基礎。穩定的視頻,能夠讓用戶清晰地觀看內容,接收到信息,提高視頻的轉化率,利于推廣品牌和產品以及后期的變現。
創作者在拍攝視頻時往往會發現,相機體積大,重量偏重,無法長期穩定地手持。手機整體雖然輕薄,但當創作者需要來回移動拍攝設備或者長時間一鏡拍攝時,難以把握設備的穩定性,導致鏡頭顛簸搖晃,無法聚焦畫面主體,更無法表達所要傳遞的價值,用戶自然會喪失興趣,不再進行觀看。
創作者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三腳架或者防抖穩定器等,它們能夠直接固定住拍攝設備,減少不必要的擺動,讓畫面趨于一個平面之上,保持平衡。也能減輕創作者手持的負擔,提高視頻穩定性。
在拍攝時,合理的鏡頭能夠提升整個畫面的質感,給用戶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滿足。創作者使用鏡頭語言,烘托氣氛,帶動用戶情緒,勾起興趣,使其代入故事情節,完整觀看視頻。具有創意的鏡頭能為視頻內容帶來點睛之筆的效果。因此,如何運用鏡頭就成為了創作者視頻創作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接下來,我將結合視頻案例,和大家生動地介紹三種鏡頭運用的方式。
推鏡頭是一種常見的鏡頭運用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將逐漸靠近物體,在鏡頭中呈現出由遠到近的畫面,讓用戶從整體看到局部。這種方式,利于突出主體人物,展示細節,通過不斷變化的鏡頭,讓視頻內容更賦予真實性,增加說服力。上面的這個視頻,記錄了模特拍攝時的過程,開頭由遠及近的鏡頭,就使用了推鏡頭的方式,用戶輕松抓住核心人物,加上視頻中的字幕,直觀地了解內容。看完視頻之后,所呈現出驚艷的成片,更能引起用戶興趣,重播視頻,探究整個拍攝過程。這條視頻獲得了高達76萬的播放量和7萬多的點贊。從此可見,用戶對視頻的喜愛。與推鏡頭相反的一種運用方式叫做拉鏡頭。拉鏡頭是指創作者將鏡頭聚焦在物體之上,再逐漸拉遠的一個過程。這種鏡頭創作方式,能夠使用戶產生寬闊舒展的感覺,獲得內心和視覺上的愉悅。畫面構圖的多結構變化,具有層次感,避免了畫面內容過于單一,流失觀看者。這個視頻與上文所提到推鏡頭案例是同一名創作者。在這個視頻中,他采取了拉鏡頭的方式,視頻的第一個畫面呈現的是正在拍攝的模特,鏡頭從近到遠拉開,用戶觀看到拍攝中的工作人員和場景,展現人物和所在環境的聯系。正是這種聯系,引起用戶心中的疑問:在背景是公路和小山的環境中,拍攝出來的成片會是什么樣的呢?從而進行下一步觀看,提高了視頻的完播率,同時也增加了視頻賬號的轉化率,平臺會將視頻推薦給更多感興趣的用戶,帶來更多流量。通過第三方角度拍攝,更能夠拉近用戶和創作者之間的距離,打破隔閡,使之繼續瀏覽視頻。跟鏡頭,顧名思義,就是鏡頭跟隨內容主體進行拍攝。這類拍攝手法通過不斷變化的背景,能夠帶來與其他鏡頭運用方式,與眾不同的流動感,讓用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從TikTok創作者ideatimes的視頻中,用戶的目光會跟隨快速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而移動,時不時出現被擺放成各式各樣的骨牌,激發用戶興趣和猜想,對下一秒所出現的場景,滿懷期待。通過跟鏡頭的方式,連貫地記錄下整個過程,流暢的畫面,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進而收獲到上百萬的播放量。雖說視頻中原本的內容,已經充滿了趣味性,但合理的鏡頭運用方式依舊是功不可沒!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三種鏡頭,還有很多其他的鏡頭運用方式,如移鏡頭、甩鏡頭、旋轉鏡頭等。
創作者需要根據視頻的主旨以及核心,選擇恰當的鏡頭表達方式,使其為內容增光添彩。如何拍攝視頻?如何拍攝出優質且吸引人的視頻?對初次使用TikTok的創作者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也需要一個過程。畢竟創作者要經過市場考驗,不斷地完善改進,才能尋找到一個合適品牌或者產品的視頻內容和創作方式。在產出優質視頻的過程中,視頻剪輯不容小覷。下期,我們將推出關于視頻剪輯的文章,希望可以給您帶來幫助。TikTok賬號運營 | 素材拍攝篇(一)
TikTok賬號運營 | 素材拍攝篇(二)
TikTok從0到1 |如何賬號定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