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深圳做了個線下分享,之前搜羅了些資料

      有些數據比較有意思,今天放出來大家一起看一看


      Facebook Q3財報

      Facebook三季度總營收290.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4.7億美元同比增逾35%。這較今年前兩個季度的同比增速55.6%和47.6%明顯放緩,二季度營收增幅曾為2016財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快。

      其中,廣告收入282.8億美元,同比增長33%;包括Oculus虛擬現實頭顯和Portal視頻聊天設備等的其他收入7.3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49億美元猛增195%,即是去年數字的近三倍。

      在關鍵用戶指標上,Facebook的三季度日活用戶為19.3億,持平或略高于預期,同比增6%,但更被關注的月活用戶為29.1億,去年同期近27億。


      Google Q3財報

      Google母公司三季度營收651.2億美元,同比增41%,高于市場預期的633.9億美元。

      Google三季度的谷歌搜索等服務收入為379.26億美元,同比增44%,弱于二季度的同比增幅68%。

      YouTube視頻平臺的廣告收入72.05億美元,同比增43%,遜于預期的74億美元,二季度曾為70億美元且同比增超83%。

      這令當季整體廣告收入同比增43%至531.3億美元,僅比二季度的504億美元增長5.4%,同比與環比增幅均顯著弱于二季度的近69%和逾32%。


      谷歌首席商務官(Philipp Schindler)表示,零售是廣告同比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媒體和金融業的廣告支出也很可觀。


      廣告收入這塊兒

      不論同比還是環比

      若按年份看,曲線一直在攀升

      這像極了美股道指

      那是一直向上一直的猛


      那么問題究竟是出在了哪兒?

      你說個人號拼命掛?又說掛BM又沒戶投?

      你說GMC一直不過?還說Google沒量沒消耗?

      ......


      結果這結合地主家的財報一看

      你這啥也不是!



      上周五分享結束后和Google一代的朋友探討了會兒

      品牌賣家的廣告消耗,增長迅猛,

      而且配合社媒渠道線上線下的營銷

      再通過Google去進行收割,ROI也是極為漂亮


      述說以上,只是想表明

      受限于新冠疫情影響,線上銷售市場份額近兩年是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市場始終在那里,用戶始終還是那群用戶

      它們并沒有減少,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在產品豐富多樣性的當下

      用戶需求其實也并不會減少,但是用戶的要求、標準更高了,

      甚至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


      再看看國家政策層面,

      對于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也是很大

      行業前景,其實在未來數年內并沒有問題



      大家當下應該都在苦怨

      Facebook頻繁封號封戶,掛主頁掛BM

      Google Ads頻繁規避系統,GMC申訴不過

      ......


      其實這既是變局

      也是小賣家們不可多得的窗口性機會


      因為即使沒了上述那些問題

      你也會在其他方面存在問題

      你也不一定會過得很好

      因為你的資源與資金,都顯的太過微不足道


      就好比國內淘寶、拼多多

      平臺不會隨意的去掛你號,也不會封你店

      但是好做嗎?

      不論資源面,還是技術面,你又會有幾分贏面?


      何不如深度去研究

      為什么Facebook頻繁封號封戶,掛主頁掛BM

      為什么Google Ads頻繁規避系統,GMC申訴不過

      這些問題?

      然后多維度的去測試并解決?

      要知道當下及未來,賬戶即資產!


      而作為流量分發平臺的Facebook、Google及其他平臺

      也都是打開門來敞開了做生意

      不然抖音為何會不斷的刷到Google Ads的開戶廣告?

      所以你挨干,問題還在于你!

      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會有合作機會。



      那么,回到主題

      當下B2C跨境獨立站賣家,又存在哪些困境呢?


      在我看來,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0-1的賣家,另一部分是1+的賣家


      0-1的賣家,存在的問題

      1. 選品/既有產品,是否迎合市場的問題

      2. 建站裝修,以及廣告投放落地頁的問題

      3. Facebook、Google等渠道廣告賬戶的問題,以及其他流量渠道的布局問題

      4. 廣告投放及優化的問題

      5. 收款解決方案


      1+的賣家,存在的問題

      1. 業務擴展的問題,產品是做類目的橫向擴展還是縱向擴展,單站式擴展還是多站化擴展?

      2. 流量渠道的問題,除了Facebook、Google之外還有哪些值得去擴展的流量渠道,如SEO,如Instgram、TikTok、Pinterest、Snapchat、Twitter,如Amazon、Ebay等平臺


      以上有些未列問題,可能在我看來是不算值得碼字的問題

      類如跨境物流、海外倉這些,其皆屬于基礎問題

      很容易就能得到解決方案,因為市場上有太多的物流商


      還有些問題可能我疏忽,沒有把握到

      大家可以留言作補充,后續再行探討!


      以上,首先小結一下

      建站裝修、廣告投放落地頁,屬于定向的技術問題

      廣告投放及優化,社媒運營及自然流量,也屬于定向的技術問題

      選品,屬于非定向技術+資源性問題

      廣告賬戶、收款通道屬于資源性問題


      那么重點來了,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先行要思考的是

      當前的行業趨勢是什么?

      同行都在做什么樣類型的網站?

      我們又需要做一個什么樣類型的網站?

      是精鋪雜貨?還是類目垂直?

      是中國賣家站?還是海外本土化站?

      各平臺政審方面,又更傾向于接受什么樣類型的網站?

      用戶更愿意留存在什么樣的網站?怎樣才能更方便于處理用戶數據再營銷?

      既定系列產品,去做這個網站,我們要先從哪個渠道去拿流量?


      其實以上問題密切關聯

      相信你也不會愿意

      不停的買域名,不停的做網站,

      不停的去申請廣告賬戶,然后不停的掛,

      不停的循環往復,重新開始


      你只有做了更符合平臺政策要求的網站

      才能保證你廣告賬戶的穩定性

      也即保證了收款通道的穩定性

      穩定的廣告賬戶是你源源不斷獲取流量的基礎

      穩定的收款通道是你現金流健康周轉的基礎


      再強調一下用戶體驗

      你現在運用Google搜索,和百度搜索去解決你當下所想到的問題

      然后去體驗一下兩面的搜索結果

      所以Google能有如此高的盈利增長水平是有原因的

      用戶即衣食父母

      你在他這里討口飯吃,然后你整他們的衣食父母

      他不干你,難道還有必要舔你那點兒廣告費?


      其實大道至簡

      真別那么多的小聰明

      因為走到最后的,一定不是耍小聰明的人

      我今年幾套GMC,包括Facebook個人號及BM就沒掛過

      所以我們的廣告優化是有上限的

      過度優化,自然掛戶!


      其實老外的邏輯和我們真不一樣

      我們在他們平臺吃飯

      我們得按他們的邏輯去走

      或許你根本就想象不到

      老外運營網站,他會為了自己網站的產品評價

      會跟做Amazon做測評一樣,白送產品給用戶,邀請留評在網站

      而在我們看來,這個事情,簡單恰如直接插件評論導入


      其實沒有便是沒有,我們也根本沒必要弄虛作假

      難道大數據之下,你還有隱匿之地?

      既然是裸奔,又何必如此去取巧呢?


      可能有人會杠我,但是我覺得根本沒必要

      因為咱們思路玩法就不一樣

      道不同,又何所謂爭論呢?

      況且賺錢這個事情,小雞尿尿,各有各道。

      我也僅在于抒發之于我經驗的一些觀點


      以上皆在說明

      我們在做確定切入這個行業之前

      首先要熟知平臺的政策要求,以及把握平臺后勢趨向

      同時,我們還需要根據自身資源及資金情況

      去做好一個整體的規劃

      因為不同的資源,不同的資金量

      玩法不一樣,結果也必然不一樣


      作為0-1的小賣家而言

      沒有資源,預算有限

      你可能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去做基調

      而非,瞅著這個產品還行

      拍完腦袋,馬上就是干!

      其實你要知道,你的主觀臆斷并代表不了市場

      脫離數據支撐的意淫也不會有好下場


      沒錢的情況,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搞自然流量,去驗證可行性

      如SEO,如主動聯系流量主,這些都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

      有錢的情況,如果投放優化技術經驗豐富,你仍然需要花費合理適量的預算去驗證可行性;如果懵逼一陣亂投,毫無概念,那么我想學費你可得不少交!


      站在中立的角度,我覺得你需要用錢去換經驗,

      或者消耗更多預算找平臺換,或者直接找有經驗人士付費換

      這是最為直接且又快速的方式

      如果既不想花錢,又想得到技巧經驗

      這里推薦淘寶、知乎及百度,

      英文要是還行,那就Google、Youtube

      其實依舊是需要較長的時間去學習,同時也需要預算去驗證


      上面說過

      廣告投放及優化,社媒運營及自然流量,屬于定向的技術問題

      但是如果你疏忽于選品、建站裝修、廣告落地頁

      我想再好的投放優化技術,也只是空中樓閣,霧里看花水中取月

      而建站裝修、廣告投放落地頁,也屬于定向的技術問題

      要知道定向的技術問題,是最容易得到解決方案的

      只需要理解完邏輯,學會之后,慢慢注入自己的理解

      你就可以做好一個網站,投好一個廣告


      廣告賬戶、收款通道屬于資源性問題

      在百家爭鳴的當下,不論是Q群、微信群

      你會很容易找到對應的代理商、服務商

      要么花錢解決,要么找方法自行解決

      也是相對容易得到解決方案的


      最后之于選品,在我看來

      選品,屬于非定向技術+資源性問題

      非定向技術,是指維度非常多,方向也多,這需要一定數據分析能力及經驗積累

      無法展開篇幅來講!

      而資源性問題,表示的是供應鏈,你可以形成強差異化優勢,避開同質化競爭


      其實往后,選品、產品素材將是花費更多時間的版塊

      因為隨著Google Pmax的推出,其實對于廣告優化師而言

      廣告可控的地方,往后將來會越來越少,算法也將越來越智能



      作為1+的大賣家而言

      原有業務穩定,或增長乏力

      需求擴展業務,增加營收

      優先推薦多站化,同類目同系列產品擴展

      流量渠道也可以全網鋪開


      你可以測算當下

      你這個主力網站的市場份額

      如果百分占比不夠充分

      那么可以多品牌站,同類目,系列產品素材、價格差異化進行布局

      同時可以將原主力站域名,進行全網截流

      因為你在當下這個主營流量渠道的用戶

      他們定然也會活躍在其他流量渠道

      這是成本最低、風險最低的擴展方法


      因為產品是你最熟悉的,打法也是你最熟悉的

      目的皆在增加你的市場份額,以增加你的整體營收


      其次是做當前系列產品的縱向擴展

      因為是產品的迭代,所以并不影響前期的SEO布局

      做細分品類的權威,比起在當前網站做類目橫向擴展要更具價值


      其實你的用戶數量已經足夠多

      更建議以新站的形式,先從當前系列產品關聯類目產品進行擴展

      那么用戶的價值體現更高,比起冷啟動而言,成功率會更高


      而之于流量渠道的問題

      首先要判斷,哪些渠道適合做拉新,哪些渠道適合去做再營銷

      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渠道都適合你的產品

      不同的場景,用戶需求的主動觸發與被動觸發

      是拉新,還是在營銷

      結果甚至會有天壤之別


      其實我們賣貨,做的就是流量

      什么樣的流量更精準更便宜,我們就把預算消耗在哪里

      并不是,哪里有流量,我們就往哪里懟

      如Google、Facebook,如SEO,如Instgram、TikTok、Pinterest、Snapchat、Twitter,如Amazon、Ebay等平臺

      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顯性特征

      而判斷自己的產品是否適合,那么市調數據將是你預算分配的依據

      都是時間、功夫活兒,篇幅有限,這里今天不好展開講!


      以上完結。

      有用點贊加再看!





      Amazon想要擴展的朋友

      geekerman


      點贊(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