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面試了個小伙子,泰國人,25歲,做過的事情很多,攝影編輯,兩個電商平臺運營,FB page管理,也負責 FB 和谷歌的廣告,營銷活動策劃什么的。

      我主要好奇的是,他年紀那么小怎么做過的事情那么多。于是很多問題都問的比較細,比如,現在打廣告的 FB 是哪個主頁,廣告的千展是多少,每次點擊大概費用是多少。現在打谷歌廣告的網站是什么(他們公司幫別人打廣告,這問題不算機密),每天流量如何。

      結果發現,小伙子可能是在其中負責了一些事情,但是我很肯定,他不是接近核心的那個人。我發現 FB page 現在沒有在打廣告,他說還在打。我問是哪個 post,他說在后臺打廣告,沒有推具體的帖子。

      這就有點奇怪了,相當于很漂亮的數據無法展示在主頁上,這個主頁的業務爛大街了,這一行難道那么怕被別人發現么?

      問谷歌廣告的那個網站流量的時候,感覺他給我的數據,和我判斷的數據,相差巨大,也可能我的分析工具不夠準確吧。

      他接過的單子很多,于是我問: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廣告是什么?

      他說:接的是黑五行業的客戶。他拿到一個 FB 號,養了一段時間后,一天打出了20多萬泰銖(5600美金)的廣告費,打了三天。

      我問:這個號多少錢買來?

      他說:700泰銖(20刀)

      我問:這個號以前是打什么廣告的?

      他說:不知道,買來后只是活躍了一段時間,然后開始廣告。

      問到這里,我感覺,這超出了我的認知。700泰銖買來的個人號預算上限都不高。如果這是撞庫來的號,靠著這個號本來的信用3天打了1.6萬美金的廣告費,然后被 FB 封賬號,這概率得多小?

      期望工資35000泰銖(七千人民幣),其實在我心里不算高。不過,感覺有吹牛逼的成分,最后 pass 掉了。也許是我的格局太小,那就只能無奈了,小公司裝不下大神。

      【完】


      點贊(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