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這題目,很多人現在可能在腦補各種數學公式算法。勿要擔心,Facebook News Feed算法其實沒你想象得那么復雜,我相信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朋友都還不知道News Feed是什么,那么,就先來普及下吧!
簡單說,News Feed就是信息流。那么這些信息流到底是出現在Facebook的哪些地方?打開Facebook登錄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登錄成功后,看到下圖紅框中圈起來的部分就是News Feed。
在信息流中包含幾個要點:狀態的展示,圖片,視頻,鏈接,app的下載,廣告,頁面還有facebook群的更新。
其實早期的Facebook News Feed算法是很簡單的,就跟現在的微信一樣,按照時間來排序。但是現在Facebook上的信息量已嚴重過載,每天都有超過10億的活躍用戶在上面創造各種信息,在News Feed上,平均能給用戶展示1500條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你好友的更新狀態、你like的頁面以及page等更新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大部分人不可能把所有信息都看完,那么展示在他們News Feed上的前300條就非常重要了,這就涉及到News Feed算法了。它跟谷歌的排名有點類似,哪些信息排第一,哪些排第二...都是由系統的算法決定。Facebook是一個以社交為主的平臺,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提高用戶體驗度,在正確的時間用高質量的內容展示給合適的用戶看,所以它要通過News Feed算法來提高信息的質量,保證高質量內容展示和清除垃圾信息。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facebook的算法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基于人的關系鏈(relationship)。
當你在瀏覽Facebook上信息流帖子時,你會輕松發現,每個帖子都有:Like(贊)、Comment(評論)、Share(分享),還有一些帖子包含的Action 按鈕(如Shop Now(去逛逛)、Learn More(了解詳情)等)和文案上的鏈接,帖子中的正面反饋越多和帖子的互動性越高的,那帖子的相關度分數也會越高,那么廣告展示的機會也就越多,相關性分數其實和谷歌的質量得分有點類似。相反的,如果帖子負面反饋比較多,比如廣告被隱藏、憤怒的表情、刪評論或者隱藏評論等行為比較多,那么相關性分數就會比較低,那么帖子就會被減少展示,提高競價等。
所以用于News Feed的指標有:
正面反饋:Like、Comment、Share、行動按鈕點擊量、鏈接點擊量
負面反饋:廣告被隱藏量、負面表情、差評隱藏或刪除量等
注意:用戶點擊圖片是不算News Feed指標的
每個帖子的表現情況,也可以從“主頁帖子”中查看,從主頁帖子中找到你要查看的帖子,即可看到帖子如下圖的表現情況: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說,最近Facebook廣告Reach率又降低了,覆蓋的人數越來越少了,Facebook為什么不斷地修改算法來降低Reach率?為了掙錢?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原因了,但官方的解釋是為了提高用戶體驗和減少垃圾信息,所以News Feed算法就出來了,通過算法來控制帖子的Reach率。
Facebook對高質量的內容進行篩選的幾個依據:
內容是否是及時和相關的?
內容的來源(比如說網址鏈接)是否是你之前信任過的?
你曾經是否把這條內容分享給你的朋友或者是你的群?
內容是否真的對你有幫助,而不是說為了參與而參與(like活動)?
你是否對不喜歡的帖子有執行不喜歡的操作?
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以下幾點:
及時的為用戶創造相關的內容;
和你的用戶建立信任關系(和好友聊天FB也會作為信任的一種評判);
在發表帖子之前問一下自己“你發出來的這條帖子你的朋友會喜歡么,他會分享給他的好友么”你要有個預期,你不能憑感覺的來測試;
想一想我的這條帖子在用戶的信息流(News feed)中,是否對他們是有用的?
及時回復用戶信息及帖子評論問題,避免頻繁隱藏或刪除評論;
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
之所以要研究算法,無非就是為了知道facebook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對哪些權重看的很高,對哪些權重進行淡化(上述如時間的排序)。然后推理我們需要怎么做,做哪些改變。這些對我們后期進行廣告優化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與其毫無目的地試探facebook底線,還不如先了解清楚,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了解清楚Facebook的News Feed之后,在后期發布廣告帖子時,可以想辦法提高帖子的互動率,比如可以在文案中多使用一些疑問句,引起用戶在帖子中留言、like、share你的廣告,這些動作越多,Facebook就會認為你的帖子越受歡迎,那么Facebook接下來的動作就是優先展示你的廣告,那么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看數據和轉化結果優化廣告和產品詳情頁了。
如果你的廣告剛投放出去就引來一堆負面反饋,比如hide、憤怒的表情、評論差評等,那么建議趕緊換產品吧。說明你這產品質量很差,在這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做過這個產品,而且這個產品質量很不好,用戶體驗非常差。
算法無論怎么變化無非是基于用戶的體驗度來考慮,千百種算法更換,其實也逃不出用戶體驗。如果你認真的為用戶提供有用,有價值的東西,那么所有的算法都不是算法。所以產品質量和用戶服務很重要,提高用戶粘性很重要!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