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布局,越早享受行業紅利

      從拜登要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必須“美國制造”,到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停售新燃油車議案,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最近成為熱門話題,尤其是關于樁企出海的討論激增。

      今天,Shoptop就與大家一同探討一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出海前景。

      01

      充電樁出海熱度大增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與保有量快速增長,作為配套基礎設備的充電樁迎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圖源:谷歌

      不久前,阿里國際站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里,新能源車充電樁的海外商機快速增長了245%,未來10年其海外需求或將翻3倍,市場規模達15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32億元)。

      全球充電樁景氣度持續走強,受多種因素共同推動。

      1.市場驅動因素

      (1)需求端

      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是推動充電樁市場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到1082.4萬輛,同比增長61.6%。而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預計將達到1500萬至2000萬輛。

      與此同時,市場所面臨的情況是,新能源車與充電樁比例的嚴重失衡。

      圖源:EV Tank

      EV Tank的數據顯示,2022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500萬臺,而其與公共充電樁的比例僅為9:1。

      也就是說,每9臺新能源車只能共享1個充電樁,再加之地域分布不均等因素,充電樁缺乏的情況要遠比人們想象的嚴峻。

      同時,這種局面也將刺激全球充電樁建設需求的爆發。例如,目前國外各類設施都有意愿布局充電樁,英國不少酒店已經在規劃,期望借助充電樁優勢吸引更多客人,并提高餐飲業務的輔助客流量。

      IEA預測,到21世紀末,全球大約需要4000萬個充電樁;而若是從環保角度來論,如果要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電動汽車就必須接管傳統汽車,那么屆時全球將需要至少2億個公共充電樁。

      圖源:谷歌

      (2)政策端

      對于氣候變化的重視、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使得許多國家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基礎設施的扶持力度。

      例如,前文所提到,歐洲議會通過了2035年歐洲停售燃料發動機車輛的議案,這將刺激歐洲市場新能源車的銷量,從而帶動充電樁需求的增長。

      中國、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對電動汽車的補貼,也是推動充電樁市場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主要市場

      據阿里國際站數據,中國充電樁的買家主要來自歐美,其中搜索熱度前五的國家分別是,英國、德國、愛爾蘭、美國和新西蘭。

      圖源:谷歌

      (1)歐洲

      從整體來看,IEA的預測顯示,至2025年,歐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2190萬輛,至2030年將達5800萬輛。而歐洲目前僅有33萬個充電站,并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充電樁缺口顯而易見。

      從地域來看,荷蘭是歐洲充電設施相對完善的地區,截至去年4月,其車樁比約為5:1;法、德緊隨其后,分別為10:1、20:1。這三國的充電樁保有量約占整個歐盟的三分之二。

      Shoptop資深商業策略顧問Luke認為,新能源賽道依然是一個大的趨勢,隨著競爭愈發激烈,營銷成本將上升,而歐洲市場在補貼政策下利好趨勢明顯。

      圖源:谷歌

      (2)美國

      據IEA預測,至2025年美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1100萬輛,2030年達3830萬輛。

      美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電動汽車至少占新車銷量的一半,且美國所有州要安裝至少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因此,從需求端來看,美國市場也是相當有潛力的,而且充電樁在歐美的售價普遍要比國內高,毛利率比較高。

      不過,拜登政府日前已要求充電樁生產本土化,很多人擔心,國內充電樁出口美國會因此受沖擊。

      有行業人士認為,這項政策確實會對中國樁企出海產生影響,但也有規避之法,如在美國本土建廠。

      圖源:谷歌

      具體而言,由于美國供應端和人工成本較高,充電樁核心部件可以在國內生產,而后在美國本土組裝,只要充電樁成本的55%來自美國零部件,便可規避限制政策。

      報道顯示,在北美有業務的道通科技已經計劃2023年在美國本土組件工廠。

      (3)亞太

      在亞太地區,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市場至2026年將達到57.62億美元,亞洲各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是推動充電樁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印度尼西亞來說,該國燃油車保有量非常大,而印尼政府正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拓展新能源充電站建設,這將促進對公共充電樁的需求。

      02

      中國樁企加速出海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涉及海外業務的樁企。數據顯示,A股充電樁板塊共有37家企業,其中65%來自電力設備行業,還有一些企業來自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行業。

      上文所提到的道通科技,被稱之為汽車后市場智能綜合診斷龍頭,其旗下的充電樁產品有交流樁、直流樁、超充樁等,且產品已通過美標與歐標認證。

      圖源:央視財經

      盛弘股份是國內最早布局充電樁賽道的企業之一,其業務涉及亞洲、大洋洲、歐洲和北美等地區,但主要發力歐洲市場。2022年,該公司成為首批進入英國石油集團(BP)中國供應商名單的充電樁廠商。

      另外,炬華科技、香山股份和易事特等都有產品已經過認證,或已在海外銷售。

      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充電樁賽道競爭或將愈發激烈,長遠來看,“燒錢”并不是長久之計,如何更好掌控背后的運維數據和深層服務,將成為樁企所面臨的難題。

      03

      樁企出海注意事項

      1.產品認證

      充電樁出海必須通過歐標、美標認證。以歐洲CE認證流程來說,需要經過認證申請、認證資料準備、產品檢測、憑檢測報告遞交審核、審核通過頒發CE認證證書等階段。

      而美標的認證通常也需要7個月左右。毫無疑問,最早完成認證的出海企業將越早享受行業發展紅利。

      圖源:谷歌

      2.業務鏈路布局

      充電樁賽道看似簡單,實際上其完整的產業鏈涉及多個環節,包括研發與制造、銷售、運營維護和配套智能應用(小程序等)開發等。

      國際上的龍頭企業一般會涉及多個環節,甚至是完整鏈路,但這對出海樁企來說也是一項挑戰。

      銷售渠道布局方面,阿里國際站的數據顯示,中國充電樁的主要買家有30%是當地批發商,建筑工程商和物業商各占20%。也就是說,充電樁出海目前以B2B模式為主。

      研發與制造方面,高壓快充與安全性將成為市場最看重的因素,因此新技術變革將成為樁企的競爭點。

      圖源:谷歌

      另外,充電樁核心部件制造、下游運營商這些都是樁企需要關注的核心環節。

      與產品海外認證一樣,可以說,海外渠道布局越早越廣、具有快充技術優勢的企業,越有可能在出海賽道中脫穎而出。

      3.品牌化

      品牌出海已是大勢所趨,無論哪個行業都不得不關注品牌競爭力。因此,樁企也必須注重品牌打造,如布局獨立站,既有利品牌的打造,也有利于傳統B2B減少對平臺的依賴,降低中間成本,獲取更精準的詢盤。

      Shoptop資深商業策略顧問Luke曾分享過,不同的行業在品牌發展方向上是有不同的側重點的。

      圖源:Shoptop沙龍分享資料

      總體而言,充電樁屬于產品導向行業,因此除了利用獨立站深耕品牌優勢外,還需從產品端發力。

      寫在最后

      總體而言,新能源行業今年仍將保持向好態勢。除了充電樁外,便攜能源、太陽能電池板的熱度也較高。關注愛競,后續我們還將為大家深度解讀太陽能電池板行業趨勢。

      本文部分數據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贊(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