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優聯薈分享過我在泰國做聊單的教程,后來優聯薈招新了,我想新的一期,也許會有很多像我曾經一樣的新手,懂的也不多,只是想跑通流程,賺錢多少無所謂。于是,我特地拋棄了我熟悉的泰國市場,轉去馬來西亞那邊做一次聊單,想著寫一篇教程。市場在哪都無所謂,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電商賺錢嘛,就是倒買倒賣,高大上一點叫套利,如果拿別人的東西來微改,那TM就是做產品了。選品我直接在馬來西亞的 Shopee 選,大概2個小時后,我確定了要做的產品——Honey Comb,蜂巢蜜。選品技巧沒啥好說的,Shopee 和 Facebook 看多了培養了感覺,就可以判斷這個產品好不好賣了。

      當時是2021年10月份,最早在馬來西亞 Facebook 賣的是 2021年7月份,我第三個月入場,只為了賺點小錢做教程的話,不算晚。當時 500g 在 Facebook 是 79 RM,而彼時的 Shopee 同等重量的是賣 25 RM。也就是說 Facebook 的賣家拿同樣的貨翻三倍價格在賣。

      說實話,我沒吃過,看到別人直接拿勺子挖一口放到嘴里,我不理解,但是大為震撼——這,不膩嗎?

      為了驗證此產品是否真的可以賣,我搜索了抖音,抖音上大概在2020年開始賣,清一色各種商家評測,都是好評。我還搜索了泰國市場,最早賣的 Facebook 廣告是在2018年,泰國本地有做此產品的商家,那個廣告并不精美,卻有6000多的評論,根據我的經驗,那個泰國賣家靠這一單品,在泰國買了一套房和一輛車。云南朋友告訴我,這東西他們小時候就吃啦,咀嚼后的殘渣還可以做蜜蠟,穿針引線用。信息差,真是無所不在。

      素材上,我用抖音視頻和 Shopee 上的商品簡介,快速做了 Facebook 廣告,測試了一下,反響還不錯,測試期間就有下單的了。

      貨源上,我找了接碼卡商,注冊了馬來西亞 Shopee 平臺賬號,通過 Shopee 聯系了一些賣家,不過很少有賣家愿意幫發貨。于是只能和他們批量拿貨。

      物流上,我特地找了馬來西亞支持 COD 的三方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服務態度很好,為了我特地開通這項業務。此后將近一年的時間,別人問我馬來西亞三方倉,我都推薦這家,服務商嘛,服務態度最重要。為了穩健,我特地搜索了馬來西亞現在做得最大的物流公司,沒想到是J&T。他們 SEO 做得太爛了,正常搜索的話,他們都是弟中弟,我在谷歌趨勢上對比了多家物流公司才發現的。

      客服上,因為馬來西亞用戶可能會說三種語言,所以很難搞。于是找了個曾經認識的馬來西亞電子煙賣家做客服。

      一切準備就緒。沒想到,剛拿貨就遭遇了大洪水,吉隆坡去旁邊的省居然用了大半個月,現在還下落不明。于是又重新下單,此時距離 Facebook 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很久了。我只能靠卷來賺點錢了。

      終于,第二批貨到了倉庫,Facebook 廣告重新打了起來。

      一切準備都是那么的充分。卻沒想到遭遇了滑鐵盧。10個評論里有2個下單,2個在觀望,剩下6個在說這是假蜂蜜。納尼?這是假貨?國家沒通知我啊。我特地去抖音搜索了一下,沒有什么負面評論。再看馬來西亞用戶的評論,發現在他們那邊認為這就是假的。

      這種產品雖然標榜真的是蜜蜂產的,但是能夠量產是因為人工喂養了很多白糖,促使蜜蜂產蜜的。雖然刪掉這些負面評論也能出單,不過感覺好沒意思,就停了這個項目。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選品失誤,就不應該選這種進口的產品,最后,只能說,為自己的失誤買單。

      后來,忙自己的項目去了,也就沒有再嘗試新的選品。這次經歷,讓我印象深刻的點是:

      1. 2018年就做這個產品的泰國本地賣家,的確很牛逼。

      2. 原來馬來語和印尼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3. 馬來西亞的伊斯蘭賣家在 Facebook 廣告帖里說:感謝上帝的恩賜,依靠他的恩賜,我們才能采取到純天然的蜂蜜。沒想到原來廣告語可以這樣寫。



      點贊(1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