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品牌出海行業觀察

      近年來,氣候變暖危機席卷全球,為應對此危機,1995年在德國柏林召開的國際氣候大會就已經提出各國如何展開廣泛合作,共同尋找清潔可再生能源,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氣候的影響。此后,各國代表簽署協議,保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削減,并明確表述減少使用煤炭的計劃。目前,許多國家已經采取了行動,例如增加太陽能和風能的使用,減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以及提高能源效率。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創新,以舒決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各國代表們表示,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全球氣候目標,保護我們的星球和未來的世代

      文件介紹

      各國制定碳中和戰略目標推動綠色能源產業政策發展

      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框架主要包括設定凈零排放目標,國繞碳中和出臺行動計劃,煤電退出,遏制甲烷排放,實施碳稅、碳排放權交易等碳定價政策,以及在建筑等行業實施節能改造等。


      政策帶動綠色能源產業鏈結構化發展

      電力供給

      2050年,光伏、風電和氫能等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將達60%以上,其中光伏和風能占主要份額。截至 2021 年底,中國風電和光伏新增與累計裝機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產業鏈完整度和競爭力全球領先。

      電力調配

      中國在以上三大方向均具有領先優勢。以特高壓為例,中國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壓技術,并商業化運營的國家。中國的技術標準,也是全球唯一的標準。儲能領域,2022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133.7GWh,占全球87.1%,位居全球第一。

      電力消費

      全球新能源汽車等下游應用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持續提升至15%左右。

      2022年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031萬臺,同比增長63%其中中國占比超60%。


      新能源產業鏈進入高景氣周期

      趨勢一

      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可能在實現世界長期能源和氣候目標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趨勢二

      全球儲能裝機量高速增長,戶用儲能爆發式增長

      趨勢三

      全球新能源汽車等下游應用高速增長

      點贊(0) 打賞

      立即下載

      相關下載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