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Morketing Global的一篇文章:估值超10億美元,亞馬遜第三方品牌“收割機”Thrasio如何書寫資本神話?

      文章介紹了Thrasio這家公司以及他們的業務,很棒的文章,非常推薦。
      Thrasio是專門從事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收購的消費品公司。簡單來說,Thrasio以亞馬遜為基礎,在平臺上尋找產品表現優秀、發展前景良好的年輕品牌,對它們進行收購并進一步發掘潛力。
      類似Thrasio這樣的公司還有不少,隨著他們發展的越來越好,逐漸開始浮出水面,并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以下是一些類似的公司:

      圖片來自“Morketing Global”

      我是去年從@皮HK 那里知道此類公司的,皮總先給我分享了SellerX的相關報道,我才開始關注類似公司的相關信息。

      他們的收購標準和邏輯,無論是對亞馬遜賣家,還是獨立站賣家來說,在選擇方向(品類)、如何建立護城河方面,都有指導意義。


      Thrasio主要關注的是小眾市場中“評論最好、最暢銷的”消費品。也就是做到細分市場的頭部,更能收到青睞。在亞馬遜上,也就是小類目的前幾名。


      他們喜歡的具體品類是:家用和DIY產品、清潔用品、服飾、以及寵物和兒童用品。據他們的一個創始人說,他們對時尚類產品(fad product),以及迭代迅速的科技產品、食品和雜貨類商品也不感興趣。

      (SellerX的收購重點也在于“常青”消費品:家庭用品、寵物用品、花園用品、兒童用品和美容用品等。)

      再來看他們對收購目標的評估邏輯:
      Thrasio團隊的Ken Kubec表示,公司最開始是通過大量的調查來確定收購目標,之后則發展出了R Cubed評估模式,即Reviews、Rating,和Rank。

      Reviews:是否有評論可以體現該品牌目前處于領先地位?

      Ratings:用戶的評分和品牌的產品質量是否足以支撐和維持其領先地位?

      Rank:在搜索量較大的關鍵詞中,該品牌是否擁有較好的排名?

      R Cubed模式能夠清晰地體現出品牌在品類中的突出地位,有助于Thrasio鑒定其品牌資產,進而判斷出該品牌是否具有收購的價值和前景。
      以上3個指標可以說就是亞馬遜賣家最直接的護城河,這3個數據越好,護城河越深,公司就越值錢。

      再來看看perch對收購對象的一些基本要求:

      1. 大多數銷售額都來自于“winning products”winning products就是那種主關鍵詞有很好的自然排名,review數量和Ratings都領先于競爭對手。reviews/ratings 和這些"winning products"的自然排名,構成了護城河,最有可能保持穩定的現金流。

      這點和Thrasio的R Cubed評估模式如出一轍。

      2. 商標+品牌備案。這點至關重要,不具備這點,Listing的ratings和reviews幾乎沒有價值。

      商標+品牌備案,才能防跟賣,能做專利保護之類的防御措施,以免給別人做嫁衣。

      3. 規模 / 大小。許多機構投資者偏愛在過去12個月內,SDE超過25萬美元的公司。

      SDE(Seller's Discretionary Earnings)中文翻譯是“賣方可支配收入”,指沒有扣除稅、利息、折舊、攤銷、一次性支出、業主工資與津貼、業主用于個人的開銷等支出前的企業所得。粗略的說,可以認為是企業的銷售收入-運營成本。它既不是毛利,也不是凈利,一定不要混淆。

      收購小企業和大企業所需的工作量一樣,所以投資者會把精力集中在更能物超所值的企業上。

      4. 一個經營良好,可以轉讓的企業。機構投資者尋找的創業者,是那種創建了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的人,賬目清晰,沒有做過假賬之類的騷操作。

      5. 相對穩定的產品類別。機構投資者通常對快時尚產品敬而遠之,比如指尖陀螺這類產品。

      翻譯不一定準確,可以自己看原文:https://www.perchhq.com/post/how-to-attract-an-institutional-buyer)

      雖然以上所提到的收購標準和邏輯是針對亞馬遜賣家的,但是轉換一下思路,
      對于獨立站賣家也有直接指導意義,尤其是還未啟動獨立站的賣家:

      1. 給出了中小團隊可以參考的常青品類:家用和DIY產品、清潔用品、服飾、以及寵物和兒童用品、花園用品、美容用品。

      2. 亞馬遜站內Reviews、Rating、Rank可以判斷出該品牌是否具有收購的價值和前景。

      對應到獨立站,第三方評論機構的評論、權威媒體上的報道和軟文等、社交媒體上用戶的口碑、主要關鍵詞在搜索引擎的排名等,都可以作為品牌資產的考量。這些綜合起來也形成了獨立站品牌的護城河。

      要想讓網站(品牌)更有價值,缺了哪個環節都不行。

      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對文中提到的兩篇文章的簡單總結,推薦自己去看這兩篇文章,會有更多的啟發。


      點贊(1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