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7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多個垂直行業交流群。
之前寫過一篇如何查假量的思路,這次其實正好用上了。某個平穩推廣的產品,忽然在某一個區域出現了自然量的大幅度波動,同時這些自然量本身,也不太正常,太多了,往前翻了一段時間發現,自然量是在某一天忽然暴增起來的。
同時有意思的是這個現象并不只是出現在了一個地區,在同一個產品的兩個地區出現了同樣現象,并且都在31號的這天同時出現了自然量忽然下跌的現象(刷量的腳本掛掉了?還是31號休假去了)同時分析數據時候發現,這些量來了之后的自然量留存直接變成了個位數!只刷了安裝,沒刷后續行為。
一開始我其實有懷疑是否統計SDK埋的不對導致的打點數據異常,但是在AF的同學抓包分析后說無異常,還是懷疑到作弊上。
一開始我沒去下載源數據分析,總覺得不可能,我沒有開任何網盟渠道,也沒搞運營商和國內一些高科技公司的流量,就單純的在大媒體安心的買量推廣,誰會沒有任何利益來給我刷數據?并且堅持刷了一兩個月?今天下午下載了自然量和Google買量的源數據做了一下對比,如下:正常的Google流量,注意設備語言基本為西班牙語。

自然量的數據,可以看到一部分為西班牙語,一部分為英語(因為自然量里面有一部分是我真實的自然量,下面英語設備的正好也沒我們自定義回傳的userid)
前面其實提到過的一些查詢作弊的思路中,這里用到的是去分析設備的基本情況,是否和當地正常的設備情況相同,所以這里把Google量當做一個正常的樣本,把覺得異常的自然量下載下來作對比。其實除了分析設備的語言之外,這里還可以再去分析設備的分布情況,從表格里面可以去分析設備機型這塊,簡單粗略的估計其實就可以看到這里面TELCEL的設備比例明顯偏多了。源數據中所有字段都可以拿來做對比分析,前面文章提到過的反作弊的調查思路中提到了很多維度,包含安裝時間,點擊時間(自然量沒點擊),地區,語言,設備運營商,ip等。這些量,他們是用什么形式刷進來的?常規的刷量模式里面一般就幾種:
1,搞一堆手機真群控了安裝+卸載。其實從我們這些加量的數據來看,應該是直接腳本刷數據,比如拆解了我們的包直接模擬appsflyer啟動回傳。
從31號數據休息,以及每天能刷如此大量級的情況下分析,大概率是純腳本再刷,開啟后并且在31號當天意外關閉,或者設置了結束時間,從后續數據看1號又重新開始刷了起來。這里我其實挺擔心他們能直接給appsflyer刷數據,連拆包都不需要了(不了解這塊技術,不知道可行性如何)。為什么要刷這些量給我們? 這點其實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畢竟沒有任何利益在里面。?希望聰明的你們能提點一下我....1,無視,反正沒有利益在,刷就刷了吧,而且是自然量里面,也不至于給增加我們統計的費用成本。
2,設置屏蔽這些流量,找到共通點后直接排除不做數據統計。比如這次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特征,所有有問題的量來自于我們某一個版本(對方腳本刷,直接用的當初我們更新后的產品版本包刷),也可以看到比如設備語言這塊。所以,我依舊沒有答案,對方為何要給我刷這些數據呢?作者做了12年廣告投放,專注出海,目前主要研究廣告自動投放,團隊開發了支持Facebook,Google,TikTok,Twitter自動投放系統,能實現廣告全自動上傳,優化。希望能和行業內技術好的優化師交個朋友,微信: narkuh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7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以及各個行業分類群)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如果有投放專業領域需要咨詢,請加知識星球提問,個人微信不答疑
長按圖片加知識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