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很簡單,但是最好提前做好功課,只有科學的跑步,才不會受傷,才會跑的更久,更享受。

      很多人,尤其是跑步新手,低估了跑步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等到身體發出警報,比如膝蓋開始疼了,才會被迫研究如何科學跑步。

      膝蓋疼也被跑步愛好者稱作「跑步膝」,因為疼痛的部位很多,分布在膝蓋的不同部位。好多人也說不清到底個位置疼,反正就是不舒服。

      不管是膝蓋前側疼,還是內側疼,再或是外側疼,我相信這篇文章可以解決90%以上的問題。

      我不是運動學專家,屬于久病成醫。跑步7年,膝蓋一直不太舒服。直到兩年前,我才到北醫三院的運動醫學科做了檢查,還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結果:

      看起來還挺嚇人的。我問醫生怎么解決,醫生也沒說出來個所以然,就說是年齡大了,不太嚴重?!改挲g大了」這話真是扎心。

      后來我就各種查資料,做訓練,現在膝蓋不能說完全恢復了,但是基本上日常的活動,以及慢跑10公里、半馬,都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像打籃球時間長了,還是有點疼。所以跑步是個非常嚴肅的運動,要是我在開始跑步前就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就完全可以避免這些傷害。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有這么個公式:

      膝蓋受傷=跑步過量+跑姿不對+缺乏力量訓練

      下面我就從這三個方面分享一下如何保護膝蓋不受傷(如果膝蓋已經受傷,按這三點糾正,也能逐步恢復):

      第一:跑步過量

      新手跑者,跑步很容易上癮。你想想看,剛開始只能跑個三五百米,跑了幾周,就能跑三公里了,然后就開始往5公里,10公里干,然后就開始想跑馬拉松了。相比肌肉,心肺功能是最容易提升的。所以大部分新手跑量上的太快,但是肌肉力量沒有跟上,膝蓋很快就會受不了。

      解決辦法:每提升一個臺階,比如剛能跑3公里,那就不要硬上10公里,先跑一兩周3公里,再跑一兩周5公里,等身體適應一個距離以后,慢慢加量。

      第二:跑姿不對

      不正確的跑步姿勢會損傷身體,尤其對膝蓋造成傷害。下面這幅圖可以看一下,對照一下自己的跑步姿勢:

      正確跑步姿勢的要領是「以髖為軸,核心發力,來帶動腿」,簡單說來就是學會「送髖」,用臀部發力

      另外對于新手來說,一定要加大步頻,也就是減少腳的觸地時間,說人話就是「小步快跑」。新手上來最愛大踏步的跑,感覺很帥,其實這是大忌。

      解決方法:有意識的糾正自己的姿勢,體會「送髖」的動作,刻意加快步頻。用不了多久,就能糾正過來。

      第三:缺乏力量訓練

      走路時,我們膝蓋承重大概是體重的3倍,據說跑步時大概會增加到7—8倍,也就是說如果你體重70公斤,膝蓋最大會承受490公斤的重量。

      這么大的重量,一定要靠肌肉才能幫助關節保持穩定性。所以簡單來說,肌肉力量不足,就會受傷。

      解決方法:用低沖擊的辦法循序漸進地增強肌肉,先從靠墻蹲開始:

      (網圖,侵刪)

      再到自重深蹲:

      右側為錯誤動作,膝蓋不要內扣。

      弓步蹲:

      情況好轉后,可以再練習負重蹲:

      最后:再加上平板支撐練習,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另外,跑前跑后拉伸也非常重要,但是不是我今天要分享的重點,我想給大家重點分享一個跑后的拉伸姿勢。

      跑步愛好者遇到最多的膝蓋外側疼痛,其實是髂脛束綜合癥,有個很好的拉伸姿勢,跑后一定要做一做,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雙腿交叉,雙手盡可能往下摸,會感到膝蓋外側不太舒服,堅持30秒,再交換雙腿,再做30秒。

      總結一下,如果跑步導致膝蓋疼,只要沒到走不了路的地步,完全可以通過各種「蹲」來加強大腿和臀部肌肉,緩解疼痛,逐步恢復正常。親測有效,不妨試一試。

      要想跑得更好,其實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比如呼吸方法,跑前跑后的拉伸方法等等,但是對于新手來說,按我說的這些做,絕對夠用了。

      最后,每個人跑步的目的都不一樣,為了健康、開心、解壓等等,但是絕對不應該是秀給別人看的。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掌握自己的節奏,無傷跑步,享受跑步。


      點贊(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