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優化師在很多外行的眼中是一份非常簡單的職業,簡單到很多人以為我們只是單純的上廣告的。當他們真正的了解了這個職位之后,才會體會多廣告優化師的多才多藝。
這也是一份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學習不同平臺的規則、學習不同地區的素材變化、學習各種事件的打點、學習從各種角度的數據分析中找到問題的突破口......等等,今天在這里與大家簡單的聊一聊優化師的市場分析能力。
為什么優化師要做市場分析

可能在一部分人看來,優化師是不需要進行市場分析的,畢竟在產品開發之前,就已經有產品經理做了相應的市場調研;我們只需要把廣告傳上去就行了,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花費精力重新進行市場分析呢。
首先,在部分企業中,產品經理并不會去做市場調研:一個項目的立項,都是老板說要做一個某某產品,產品經理就立馬出方案了。聽起來很棒的項目,真相是根本就不會先做市場分析,是不是有點扯,但有些公司真的就是這樣的。
我們不管這個項目是真的沒有做市場分析,還是說做了優化師不知道,這個問題先放一邊,優化師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去做市場分析就開始投放,只盯著自己的KPI,累死累活的去做產品推廣可能也不會得到任何的有效成果。投放前后最好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是能有效把控投放預期的重要步驟。
其次,在一些企業中即便有人專門的做了相應的市場分析,這樣的市場分析對優化師的參考價值也是有限的。畢竟產品經理與廣告優化師的市場分析角度會有一定的差異的,有很多細節點在是產品人員不會關注的。比如投放對象主要的社交平臺、生活與社交中的禁忌、對互聯網廣告的敏感度等等。
優化師做市場分析的角度

廣告優化師要投放廣告,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選擇在哪個平臺進行投放,這就需要我們去分析我們想投放的區域的潛在用戶主要活躍在哪個平臺。
在分析過程中,除了主流廣告平臺,還要注意到一些其他小的本地化平臺,在很多時候,在一些小平臺的投放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廣告投放過程中,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廣告內容不能冒犯到用戶,所以在推廣之前需要了解到目標區域的宗教信仰、語言和生活禁忌、各種節假日、網絡情況、付費渠道,用戶付費習慣等,先通過市場平均情況的反饋有一個綜合概念。
在產品推廣初期,我們需要通過對競品的分析來初步確定潛在用戶的特點,然后通過初期的投放測試來驗證這些特點是否能為我們的產品帶來活躍的用戶。
比如,我們在投放過程中獲取了一批充值大戶,就要抓住充值大戶的特點進行分析,通過在本平臺和其他社交平臺的公開關注信息、年齡、收入、職業、家庭狀況、語言習慣等,根據這些信息測試這些標簽在是否可以篩選出目標用戶。
如果是目標用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帶有這些標簽的人在我們產品中的一些行為,從而通過這些行為去細化廣告的事件點等。
除了目標區域,用戶和平臺的研究之外,對競品的發展情況和素材也不能忽略。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競品目前發展到哪一步了,目前的市場評價如何,有什么坑我們可以避免的,有多少量級,什么階段量級最好,什么時候流量少等等,這些細節問題都可以幫助我們對市場做一個基本的預估,當然如果能知道類似產品的推廣數據,那優化師在競價的時候更是心中有數了。
素材也是一樣,競品測試過的素材有哪些,都是什么內容,什么方向,展現了什么賣點,哪個素材的展示量級更有優勢等,這些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在還沒投放之前就發現一些創意點和測試的方向,也更加快速了解這類產品的投放要點。
至于優化師的市場分析信息獲取渠道,除了一些通識的信息可以通過競品、不同的社交平臺研究以及現有的行業研究報告和相關統計網站獲得之外,更多的也需要我們在推廣過程中的發現的問題,再通過測試來解決問題及擴大投放效果。
所以對市場的了解一直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廣告優化師的市場分析并不是在投放之前進行一同市場分析形成書面報告后就束之高閣了,是隨著我們在投放過程中根據遇到的問題去不斷的修正角度去分析的,也是需要不間斷的去進行的。我們對某一個市場的了解程度越深,就會有更多的細節點等待我們去挖掘,如果可以吃透這些細節點,我們的推廣策略和推廣效果才會比競品的效果更為出眾。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