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對定制產品的一點看法。

      過去做過三個定制產品的網站,其中兩個站點的產品比較簡單,就是在標品的基礎上加一些小特色。

      類似于上面這種,鑰匙扣上加上自己的專屬圖片,或者在帽子上壓自己想要的文字。

      當時做這類產品的初心,就是看著關鍵詞的競爭難度不大,且我自己身邊有這樣的資源,于是便自然而然做了個 MVP 站點來測試模式是不是可行。

      記得當時把站點搭建起來之后,迅速用投放模式去驗證了能不能成交,花了一百刀左右,成交了 6 單還是 7 單。

      貨物成本、運輸成本等零零總總算下來,基本屬于是白忙活一場。

      所以當時也是復盤,就覺得這類產品進入的門檻確實很低,好幾個批發平臺上都有這種貨。而且幾大主流電商平臺上也有價格更低的同類產品,自然生存空間有限。

      另外產品的定制難度確實也不高,像那種帽子上壓個性文案的操作,簡單分分鐘就能搞定的一件事,似乎這種產品已經成了這類定制產品的標準化操作了。

      類似上圖是平臺上的商品信息,現在都已經只賣個位數了,我們當時網站上還賣 20 多刀,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有了這樣的經歷之后,我后面嘗試著換了一種定制產品,繼續嘗試著做了第三個定制類型的網站。

      這個網站的產品就比較復雜了,不是那種簡單加點功能就能解決的。無論是制作的時長、還是制作的難度,都是那種通貨不能比的。

      有點類似于上面圖片展示的這樣,客戶提供一系列素材,然后我們通過手工方式將產品復現出來。

      起初也是廣告模式先行,但問題是花了近兩百刀依舊沒有轉化。訪客進來后的的確確在瀏覽網站上的信息,但是基本停留時間很短就跳出了。

      后面也嘗試著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做投放,畢竟這種制作視頻(從樣稿到成品的過程),其視覺沖擊力還是很強的。

      但一番嘗試下來,總歸是叫好不叫座,白白浪費了不少投放資源。

      后面思考著可能是價格因素導致的,畢竟這種產品的定制價格不菲,并不是很多人能承受得起。

      我記得當時私信里有個女生有非常想下單,但是手上沒有那么多錢,問能不能分期付款。

      后面自然而然就放棄了直接投放模式了,轉而使用自然流的模式,當時主要也是考慮幾點。

      一是廣告投放的效果不佳,無論是 CPC 還是 CPM 模式都嘗試了,零轉化,可能還是自己的能力太次。

      二是這種產品的制作周期非常長,一個訂單的定制周期基本需要兩個星期,即便大量訂單進來我們也消化不了,索性放棄“大力丸”的廣告模式。

      后面靜下心去經營社媒與 SEO,反而是成交了幾單。真的就是那種高凈值的客戶下單,看到我們的網站 UI 做得不錯而主動聯系的。

      正是基于這樣的經驗,我現在做的一些 B 端詢盤站點,其主要業務模式也是往這個方向靠。


      點贊(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