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最后一天,分享點好玩的東西。
前段時間我在看某個網頁的源代碼時,發現谷歌瀏覽器已經默認將 AI 能力嵌入到瀏覽器了。由于使用地區的限制,我自己目前還沒辦法完全使用瀏覽器內置的「AI Innovations」 功能。
當然可能存在某種繞過措施,但是一直沒仔細研究,因為這塊功能于我而言算是一個弱需求。
最近谷歌發布了最新版本的 AI 模型,看了相關模型的一些評測內容覺得挺厲害的,于是最近一直在做深度體驗。
總體上給我的感覺,在處理一些基礎文案的輸出時,目前這幾款模型的輸出效果大差不差,甚至最近那款 DeepSeek 的輸出效果也不錯。
所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到底用哪款模型,得根據自己的業務實際情況來確定。畢竟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也別迷信什么要用「最新的、最貴的」。
比如我使用 AI 處理文案時,會習慣性得將任務切分得很細。類似輸出產品特色這樣的需求,一般會要求 AI 做「三步走」。
第一步先輸出一個大綱,如果不合適再要求工具進行針對性的調整。然后第二步再要求工具針對每一條大綱輸出內容要點,同樣人工核驗并進行個性化修改,到第三步才是逐段逐段輸出內容詳情。
像這種將文案輸出的流程切分得很細時,基本上市面上的很多模型都能勝任,自然也就沒什么必要用最新的模型了。
除了模型的使用外,還有一個點我覺得挺關鍵的,那就是如何方便快捷使用模型。
像我自己有搭建專門的 AI 客戶端,然后通過將模型的 API 嵌入到自己搭建的客戶端里,從而實現便捷使用。
對于一些流程化的任務,也可以直接將相關模型的 API 嵌入到自動化工作流中,實現全自動的信息流處理。
但最近在使用 Gemini 時,發現使用這款模型的方法更簡單,直接在谷歌瀏覽器輸出一個快捷命令便可以直接使用。
比如上圖直接在瀏覽器對話框中輸入一個 @ 命令,便可以喚起相應的聊天對話功能,算是非常方便了。
甚至我們可以通過自己本地電腦上的一些快捷命令工具(類似 Alfred 或者 Raycast),實現與 AI 模型的隨時隨地交互。
總結起來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就好了。
大家新年快樂。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