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海賺錢是熱門,人人都在做出海,比如游戲、短劇還有電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做一些在自己資源和能力范圍內的項目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項目這么多,吹牛的也不少,哪一個適合我?在抖音、小紅書還有公眾號上看來看去,我發現了一個本質。這個必須且放在開頭,商業模式,說白了就是如何變現,這在做事的初期就要考慮清楚。是靠信息差賺差價,低買高賣做一波套利。比如泡泡瑪特火到東南亞的那一陣子。有不少人,人肉在國內帶貨運到泰國,一個來回賺2-5w。還是靠做流量,接單子賺廣告費(傭金+推廣費),b站大部分up的變現模式來源此,當然抖音帶貨更是直接。產品也可以叫賽道、需求、市場。總之你要選擇一個東西去賣,不然“賺錢”這個事無法啟動。到底是賣實物、虛擬還是服務,這跟對應的人群和流量有關。所以說為什么選品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流量,在網上也叫人群,或者說曝光。當你有了產品,那么一定會讓潛在用戶看到。就是各個平臺,也可能是目標用戶聚集的地方。 國內各個電商平臺,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依靠信息差和匯率差,出海賺美金。幫別人賣和自己賣都可以,就看自己匹配的資源。如果是自己賣,那么有很多種方式和靈感去選品,這個我都在課程有提到,不再多說。既然都出海了,肯定要看目標國家的情況。大部分人都在海外沒有實體,也注定只能在線上獲客。那么我們天天提到的SEO、廣告和網紅帶貨才會出現。這是這個月的銷售情況,我們就算一個訂單賺50塊,那么130個訂單,每個月也有6550元的進賬(實際上,我的凈利潤每單在50-700元)。我知道,不是幾十萬美金,幾百萬美金都刺激不了大家。我知道,這個銷售情況在跨境圈里給別人提鞋都不配,就是純純迷你,超級小小賣。但這就是我真實的情況:一個人做,沒工廠沒庫存、不囤貨、不投廣告。且這樣的網站,我還有4-5個,對于一個人來說,夠了。因為現階段的我,資源不夠就不會有大規模增量的情況。安安心心的,出一單賺一單的錢,去慢慢挖掘金子,不盲于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