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一個案例還蠻有意思的,如下圖。

這個網站使用的可能是某個服務商開發的 SAAS 系統,然后在做完英語版本后,運營就不停在網站上加小語種。粗略數了一下,網站從英語版本,分出來近 120 多個小語種,幾乎占據了全球所有的語種。
用 site 命令查了網站的收錄,有近 12000 條信息。按照 120 個小語種的體量來計算的話,這個站點大約創建了 150-200 條鏈接(考慮到搜索引擎收錄的因素)。
這么多鏈接收錄,流量是不是很猛呢?

用數據工具反查下(結果見上圖),毫無疑問流量表現很差。不僅關鍵詞出詞排名差,網站的整體表現、外鏈表現,各方面都很差。
可能主要還是因為英語源版本沒做好,我仔細看了他們的頁面,基本都是按照固定統一的套路去上傳商品詳情,且詳情信息使用統一模板,且文字樣式都是大體相同。此外,信息深度幾乎沒有。
這樣的頁面信息做上去,真的沒有意義。
可能業內總是有人說,小語種好做、小語種的競爭不激烈,于是就產生了某種錯覺。就覺得我把網站的小語種全部做上去,流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但即便小語種的競爭不激烈,具體到實操環節也不是這樣啊。且如果這種方法有效,那肯定沒我們這些運營什么事了,小語種的流量絕大部分都會被這些 SAAS 軟件搶走。
其實,我一直覺得小語種的部署屬于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針對母站語言為英語這種情況),只有當我們將英語版網站做得比較完善后,才會考慮去部署幾個小語種站點。
因為按照我自己的經驗,小語種網站部署完后基本不會管的(因為不懂小語種)。基本都是由翻譯軟件翻譯,然后將結果做好搜索引擎收錄,僅此而已。
那從這個角度出發,真的要好好做英語版本的內容,努力去提升英文站點的權重,從而間接帶動小語種的收錄與排名了。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