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跨境電商,我一直想在其他一些領域做一些嘗試,比如公眾號。
19年更新的不多,收獲了900多粉絲。沒有大V的導流,主要是我在知識星球、廣告中國論壇、知乎上發(fā)帖子以及網友轉發(fā)帶來的粉絲,所以這個粉絲數對我來說也算可以了,畢竟也沒寫了幾篇干貨。
今年公眾號可能還是佛系更新,本來想立個flag,做到周更,但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吧,今年的主業(yè)工作量還是不小。不過公眾號這個事也算是干起來了,粉絲數雖然不多,但是通過公眾號認識了不少有意思的朋友。
我給公眾號的定位是:跨境電商和個人成長的內容輸出。另外我也一直想嘗試一下視頻,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行動。
這幾天在YouTube閑逛,看到一個頻道,很受啟發(fā),也很感動。我對視頻也沒有太深的研究,閑聊一下這個博主對我自己的一些啟發(fā)。
鄂東老男孩,一個大別山農村的三農網紅。在YouTube的粉絲6W多,并不算多。
這條無人機的視頻有160W的播放量,3K評論。應該是因為和武漢當前的情況有關系,湖北+封路+無人機,這個關鍵詞組合的現在比較受關注,我就是因為這個視頻發(fā)現他的。
我到B站看了一下他的頻道,22W粉絲。有意思的是,同樣還是這條視頻,在B站只有22W的播放量。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在西瓜視頻有190W粉絲。但是如果換算成同等粉絲數量,西瓜視頻的播放量是遠遠低于Youtube的。這3個平臺用戶的畫像應該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鄂東老男孩名字叫文剛,視頻大多是他的親弟弟文強拍攝。鄂東老男孩是一個侏儒癥患者,俗稱袖珍人。在網絡內容同質化嚴重的當下,這反而成為了他的一個優(yōu)勢。
他們視頻內容主要是鄂東老男孩的日常工作(家電維修),以及一些日常生活。兄弟倆還有無人機,時不時加入無人機的鏡頭,算是加分項。視頻剪輯也很簡單,沒有任何花哨的特效。
他們給我的啟發(fā):
做視頻的話,YouTube還是必須要做的,中文受眾群體還是很大的。
定位要清晰。鄂東老男孩的定位:“通過我下鄉(xiāng)維修還有我的農村生活,反映我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展示家鄉(xiāng)農村的變化,讓更多的朋友了解我們山區(qū)農村的發(fā)展,還有山區(qū)人民的淳樸民風。” 定位清晰了,內容就有方向了。
內容要有價值。要么能讓大家從視頻中學到東西,要么能讓大家開心,要么能讓大家長見識。
忘掉技巧。并不是說技巧不重要,但是我感覺對于大部分內容來說,完成度比特效更重要。
真誠是最重要的。
我最大的收獲,可能是看完他們的視頻,我終于下決心要開始嘗試視頻了。
為什么呢?人家也不用英文,人家也沒有什么NB拍攝設備,人家也沒有什么拍攝技巧,但是人家就能在Youtube上收獲很多粉絲。那我那些借口就都不值得一提了。
視頻內容的話,從我最愛的野長城開始,還有爬山、徒步、野營等戶外視頻,以及一些旅游的記錄。
其實也想通過視頻分享一下自己的跨境電商經驗,但是這樣的話,頻道會不會顯得太雜了?
說到野長城,再扯遠點,有一個人對我的啟發(fā)也很大。
2018年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席在北京的一個活動,幾個嘉賓分享他們和長城的故事。
有一個來自大連的嘉賓,叫連達。他喜歡上長城以后,可以說是一發(fā)不可收拾。每年都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去走各地走長城,大部分時間還是獨自一人(露宿荒郊野嶺,我是沒有這個膽量)。
后來只是走長城還不過癮,他開始自學畫畫,畫長城,畫古建筑。現在他已經出版了大概6本書。
他給我的啟發(fā):
熱愛真的可以成就一件事。
堅持做有意義的事,社會一定會給你反饋。
越早行動越好,否則想著想著就老了。
再不折騰就老了,多嘗試嘗試。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