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 Starter 看到一個案例,講的是他們團隊通過 Bing 搜索引擎來做內容營銷的故事。
我心想通過自然搜索流量來做聯盟的模式不是已經不行了嘛,那人家為什么能成功,還做得挺不錯的,是不是有什么過人之處。
于是就好好把那篇報道消化了一下,然后今天這篇文章再結合一個關鍵詞案例,專門聊聊這個事情。
注:這個案例在 X 上由 Futia 分享的。
其實我們現在去搜搜“best air purifiers for home”這個關鍵詞,還是能做到場景復現。
非常景點的內容推薦型關鍵詞,也是做內容推薦的首選型關鍵詞公式。

看搜索結果,第一名是 Wirecutter 的結果,我也認真讀了下這篇文章的內容,基本上中規中矩,沒什么太出彩的地方。
第二名是谷歌的干兒子 Reddit,這里面就比較有趣了。

掃一眼這個內容,你就能大致判斷出好像是由 AI 寫出來的,尤其是句首那個“In recent years”.
就像我們當初寫作文一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樣的固定樣式模板套路。
而且上述的 SERP 結果,還是我在無痕瀏覽器上檢索產生的。
如果放到真實使用環境下,其中第三名還是亞馬遜的結果,直接導到對應頁面的 Best Seller,即便這個頁面跟我的搜索詞不匹配。
所以這樣一番搜索下來,給我的感覺就是這種聯盟型關鍵詞已經被污染得很嚴重了(期間還有非常多的廣告位)。
誠然這些大權重站點確實信任度很高,但是單單就產品信息推薦而言,小網站未必就沒有獨特且真實的推薦視角。
而且現在干兒子 Reddit 的內容還是 AI 生產的,都是寄生模式那一套,基本上將“Helpful Content”當成擦屁股紙了。
對比看下 Bing 搜索的情況。

首先從感官上對比,Bing 根本就沒有谷歌那么花里胡哨。其搜索結果的布局安排已經做得非常克制,完全在我自己的接受范圍之內。
其次再來看內容,我自己是有認真看前三頁的結果,基本都是很規矩的推薦型文章。
可能排上首頁的還是大權重站點,但內容形式上也還是推薦型文章,里面也都是在認真寫產品推薦理由。
第二頁開始有個小權重站點,其內容也還不錯,屬于是認真在輸出的。
其實除了“best air purifiers for home”這個關鍵詞之外,我還陸陸續續嘗試了幾個其他的 Best 類型關鍵詞,基本情況都差不多。
那從這個點出發,可能以后內容站還真得靠 Bing 這類搜索引擎了。至于更小眾一些的搜索引擎,乃至 AI 搜索引擎我現在還沒測試。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