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有條新聞還蠻有趣的,字節旗下的 AI 助手豆包,使用其 AI 生成能力生產了近千萬條內容,其基本的策略就是使用內容農場的方式,來污染自然搜索結果。然后我今天特意又去關注了一下這個平臺的流量數據,發現他居然又將近千萬條的數據給下線了。
有時候,就不得不佩服這些公司的黑科技。短短時間內,就可以讓谷歌收錄近千萬條垃圾數據,且又可以在短時間內下線這些鏈接數據,谷歌的爬蟲估計都要爆粗口了。感慨,字節真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不到半個月時間,豆包從無到有,用 AI 生成內容占據自然搜索的大部分結果。也許從某種程度上講,谷歌的中文搜索,可能真的是廢了吧。畢竟中文搜索質量,這些年一直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下滑。
且最近海外的 SEO 圈子里也有一件比較火的事情,就是 Perplexity Page,這種用戶貢獻 Topic Ideas,Perplexity 協助生成內容(Pages),類似于 UGC + AI 模式。
我不知道這種生成式信息,對于原創圖文內容來說是屬于信息污染,還是說這種模式就是未來內容生產的范本。
干脆去手動查詢了一下 Perplexity 的流量數據,發現已經有不少頁面有了自然搜索排名,且有些關鍵詞的排名還不低。沒準用戶是真的喜歡這些內容吧,畢竟用戶的行為數據是谷歌 RankBrain 算法考量的核心要素。后續再觀察觀察,看看 Perplexity 會不會復制當年 DIGG 的老路。
畢竟目前在自然搜索領域,谷歌還是絕對的王。沒準哪天一不高興,直接一個算法更新,這種類型的站點就基本 Game Over 了。
類似這種模式的還有 LinkedIn Pulse 頁面,也是 AI 加人工協作的方式去生成內容。從流量數據反饋上看,降權跡象還是很明顯的。
所以對于我們小站長呢,還是老老實實做點小型 NICHE,然后認認真真去調研用戶痛點,去生產專業內容滿足其需求吧。且我發現那些垂直性的產品,好好整理產品參數與產品特性,并針對性輸出解決用戶需求的文案,還是有生存空間的。畢竟谷歌搜索的出發點,還是解決用戶需求,把對的內容呈現到有需要的人面前。
這種 SEO 的大勢我們左右不了,只能順從并參與其中。不過不管怎么變,搜索這個需求是不會變的,且針對性的高質量內容,無論在哪里都是被歡迎的。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