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跟朋友聊到 Flippa 上買賣網站這塊內容,然后也聽到一些獨立站服務商的騷操作,覺得蠻有意思的。所以今天這篇文章簡單聊聊如何甄別獨立站的數據的真假,以及一點點預防的措施。
其實獨立站的所有數據,都能造假,且成本相對于收益來說,并不是很高。畢竟所有信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這點不同于平臺。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吧,就那網站的訪問量來說,這屬于是最好刷的數據之一了。像很多 POP 流量平臺上,一美金能買近千次的網站訪問,如果將這些流量用于刷網站的訪問量,一美金的成本就能刷很久了。
至于其他的數據指標,其實也是有渠道去處理的,只不過相較于刷訪問量而言,會復雜那么一點點罷了。
但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并不打算介紹怎么刷各個維度的數據,我還是想聊聊怎么辨別數據真偽。或者換句話說,當你去買一個網站,或者把網站交給代運營打理時,怎么辨別出數據中的水份。
這里我就以辨別 SEO 流量真假為例子,講講大體的邏輯。至于其它的流量渠道,舉一反三吧,道理都是一樣的。
SEO 流量里面,最不好處理的就是關鍵詞的出詞信息,以及關鍵詞的排名信息。注意,最好把這些關鍵詞的信息指癥放到時間區間里去看,而不是單純看某一個時點的數據。
比如,第一周出了多少關鍵詞,然后第二周又新出了多少關鍵詞,以后的第三周第四周呢?又比如第一周的關鍵詞排名情況如何,第二周呢的排名情況呢,以后的第三周第四周呢?
當你將數據按照時間區間做出趨勢呈現時,就基本能發現很多問題了。
理想的情況是,這周的數據比上周的數據好,這月的數據比上月的數據好。但是過程中肯定有情況不好的時候,那就定位一下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被搜索引擎懲罰了,還是關鍵詞的整體搜索趨勢沒了,亦或是什么其他原因呢。
且當你把數據趨勢整理出來后,整體上的網站問題便能一目了然了。那對于這個流量到底是不是真的,基本也就很容易分辨了。
當然,現在有很多工具都能做網站數據的監測。但我覺得,如果只是淺淺分辨一下流量情況,使用這些工具來應付一下完全沒問題。但是如果是在 Flippa 上買網站,就得對網站數據做深度分析了,那這些工具就不是特別好用。
那這種場景,就得深度去挖掘站長工具里面的數據了。
至于這么挖掘站長工具里面的數據,之前在介紹網站數據監控體系時便詳細介紹過了,這里不再重復造輪子。不過現在也有一些很便捷的數據分析工具,比如谷歌自己的 BI 軟件 Looker Studio,就可以實現站長工具里的數據聯動,然后實現可視化展示。
不管怎樣吧,多長點心眼,不要被流量表象所騙。尤其涉及到金錢交易時,更得謹慎。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