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有聊到 Google Indexing Script 的問題,就是利用谷歌官方的免費 API,提交大量鏈接的收錄請求。這就讓我聯想到目前在做的詢盤站,其實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去實現穩健起量。當然,這也是我目前在使用的一種方式。

      都知道 B 端產品關鍵詞的搜索量并不高,且大多都是長尾關鍵詞。像這種精準的長尾產品流量詞,每月有 100 多搜索量就已經是比較可觀了,且還有絕大多數關鍵詞基本都是幾十的搜索量。

      雖然搜索量不高,但是這種長尾關鍵詞真的足夠精準,且競爭難度并不高,處于有個內容就能上首頁的水平。對于這種類型的關鍵詞,要是花費大精力去做內容、做推廣,會覺得性價比比較低。

      那我們完全可以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模式去參與內容競爭,就是針對這些精準的長尾流量,做相應的內容頁面出來,然后再去請求收錄。這種類型內容并不需要做得多完美,基本上將關鍵詞合理埋進去,然后適當介紹產品的參數、特性,另外再寫點產品定制的流程,基本就可以了。

      剩下要做的就是請求收錄,這點真的一定要去做。見過太多的案例,網站上內容做的特別好,鏈接數量也很多,結果一查收錄數據簡直一片空白。

      將網站主版本的收錄數據做好,就基本上能穩定出詞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去布局下小語種。

      小語種這塊,之前有文章專門說過。如果團隊專業且精力能應付得過來,那最好是一個小語種搭建一個專門的網站,至于搭建方式可以使用子目錄復制的方式。

      但是如果團隊精力不夠,也可以考慮直接使用第三方的多語言插件了。這種方案更省時間,相對來說效率會更高。但是我們在選擇小語種翻譯插件的的時候,盡可能選擇那種能自定義翻譯詞條的,且 SEO 適配做的比較好的插件。

      剩下要做的就是小語種鏈接的收錄了,見過太多站點直接不管小語種,直接順其自然。在我看來,網站上任何內容都是有價值的,盡可能將網站上所有鏈接都提交到搜索引擎上去,盡可能將收錄這部分工作做到完美。

      實現一個網站有 10 種語言,每天創建 10 條新內容,那對應的鏈接數量就有 100 條。按照這種更新節奏做下去,一個月下來就有 3000 條鏈接了,自然搜索流量基本就能達到小幾百的水平(需要沉淀一下)。

      剩下要做的就是執行,執行,執行。


      點贊(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