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跟我微信,說他的內容雖然已經被谷歌收錄了,但是一直不出詞,更不用提關鍵詞的排名了。起初我懷疑是不是使用的是爛域名,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便要了一個鏈接地址去看了看他的內容。
首先他的頁面上沒有一張圖片,內容整體給我的感覺都是關鍵詞堆砌,且排版這些做的很差。其次在移動端查看內容時,竟然不能屏幕自適應。那從這個角度出發,EEAT 標準肯定不過關了。甚至在谷歌算法看來,這些頁面就是屬于 Thin Content,即沒什么價值的貧瘠性內容。
SEO 白帽玩法的核心還是內容,尤其是那些對用戶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這也是為什么大家都說“內容為王”的原因。并且谷歌一直在優化自己的算法,盡他最大的努力來滿足用戶的搜索意圖。
那怎么解決 Thin Content(內容貧瘠)這個問題?或者說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讓文章豐滿一點,觀點新穎獨特一點,頁面結構好看一點?
我覺得要解決這塊問題,主要還是得從兩個方面入手,分別是內容創作與內容排版。
內容創作這塊,之前沒有 AI 工具時,我基本都是花錢找寫手。年初 AI 工具成熟了之后,才慢慢將內容創作的重心轉移到 AI 上來。
不過這里要注意一下,不要直接將 AI 生成的內容一股腦兒的全部上傳上去。雖然谷歌最近更新的幾則博文,都有說他們對 AI 生成的內容保持開放態度,但是如果真的這么做了,后面你會發現這樣的內容根本就不會有什么排名。因為我已經見過身邊,很多這樣的案例了。
那具體應該怎么使用 AI 工具創建內容呢?
我這里以“Thin Content 問題怎么解決”這個話題為例,假設我現在就想使用 AI 工作來寫一篇這樣的文章。
那第一步需要我去做的是,調研內容結構。這個過程可以使用 AI 工具,當然更多情況下使用的則是數據分析軟件。一番分析后便會發現,采用“What,Why,How”這樣的結構挺不錯的。即我的內容主體分為了三部分,分別是:什么是 Thin Content,為什么會出現 Thin Content,以及怎么解決 Thin Content。
那有了初步的內容框架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訓練 AI,讓其理解你的意圖,并就這三個部分輸出素材。至于具體的 Prompt,之前的文章都有分享一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
到這一步,我的文章話題確定了,且文章結構也明確了,各個結構的素材也有了。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檢查 AI 生成的素材,并對其潤色。檢查這個環節,可能就需要對英文能力有一點點要求。至于潤色,主要還是參考論壇、電商平臺、博客論壇上的內容。
至此一篇還說得過去的內容就大體上生產出來了,下面要做的就是內容排版。
其實內容排版,簡單點說就是文章內容的 On-Page 優化實踐。這塊內容在昨天的文章中也說了,其實并不是那么難,做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哪里該做什么,哪里又不該做什么了。
比如上圖顯示的便是一些 On-Page 標準,這個標準檢查的過程其實可以交給 SEO 插件,現在幾乎所有的 SEO 插件都支持這樣的功能。
將內容創作與內容排版這兩個部分內容處理好,我想 Thin Content 這個問題就已經不是問題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