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底搭建了一個示例站點,一直有在陸陸續續更新內容。目前文章有 30 多篇,谷歌出詞數量已經到了 800。但最近一段時間的搜索表現不是很好,最直觀的感受便是搜索流量掉到了每天只有 20 UV 左右(總流量掉到了每天 50 UV 左右)。
可能這個量級的搜索數據,對于一個新建的 B 端詢盤站點而言還算可以。畢竟再努努力,將搜索流量做到每天一百,日均一兩個詢盤還算是可以。但是對于內容站,或者電商站而言,這個數據就不是很理想了。
根據我自己的判斷來看,這個網站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關鍵詞的平均排名太低,且那些排名較高的關鍵詞,其搜索量又不高。可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外鏈數據不夠(只做了兩條)。所以后續我可能要在兩方面著力了。一是要繼續輸出內容,來保持網站的活躍,繼續擴大網站出詞的節奏。二是計劃去做一點(或者直接花錢買一點)外鏈了,看看到時具體的數據表現。
所以這便牽出了一個話題,做了外鏈后該怎樣衡量工作成效呢?或者換句話說,怎樣監控 SEO 操作是否有效?干脆將之前自己總結的筆記簡單梳理下,如果對這塊有興趣的話,可以配合之前輸出的“監控 GSC 數據指標”那篇文章一起看看。
其實衡量 SEO 工作有沒有成效的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便是對關鍵詞的整體情況進行監控。包括但不限于:關鍵詞出詞數量、關鍵詞排名情況、各個排名等級的關鍵詞數量,乃至到各個頁面的關鍵詞數量,等等等。這部分內容在之前介紹 GSC 數據指標那篇文章里都提及了,此處便不展開了。
說完了最重要的關鍵詞出詞及關鍵詞排名后,還需要我們注意的便是頁面的收錄與網站的曝光情況了。
這里重點關注收錄比這個數據,也就是搜索引擎已經收錄的頁面與網站全部頁面的比率。像我們采用正常手段去做的話,基本的收錄比都是百分百。當然這里不排除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內容不被搜索引擎收錄的情況發生,這便要見招拆招,采取相應的措施去處理了。
有了收錄,才可能有曝光。但是曝光量這個指標不要從“時點”這個視角出發,相反要建立數據跟蹤計劃,將網站內容曝光數據用圖表呈現出趨勢變化來,這樣你才能更明顯感受到近期的 SEO 工作到底有沒有成效。
處理完這些指標,其實還有一個指標需要重點關注下,那便是外鏈。此處的外鏈不僅包含外鏈具體數量,也包含外鏈引薦域名的數量。所以在建設外鏈的過程中,最好是將我們的工作內容數據一一記錄下來。
同時,還有一點細節需要注意。那便是你的做的外鏈,有沒有被搜索引擎識別。別吭哧吭哧弄了一大堆外鏈,最后搜索引擎一條都沒識別收錄,那就很尷尬了。至于具體的查詢方法,可以去 GSC 后臺中看,也可以去第三方數據分析軟件里看,具體的方法自行搜索下吧,便不展開了。
最后,還有一點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指標,那便是網站的轉化率。是網站廣告收入提到了,還是訂單多起來了,亦或是詢盤量多起來了,這便要根據業務情況來監控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轉化是最重要的 SEO 成效衡量的標準,自認為認為沒有之一。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