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SEO 是馬拉松(類似于人生),前期需要付出很長時間的努力,且有可能根本看不到任何回報。所以能不能堅持、能不能有延時滿足感就顯得特別重要。
那今天就分享一點如何衡量 SEO 成效的方法,系統的說說這塊的內容。畢竟 SEO 也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在內容發布之后,也是需要時時跟進數據情況,再在數據反饋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單就這點而言類似于廣告投放。
說明一下,以下分享的信息并非我的原創,也是從各大主流英文博客網站上學習的,再經過我自己的一些加工整理(結合自己的實操經驗),希望不會誤會。
我先把常用的十個數據指標列出來,再來說說具體怎么使用這些數據指標。
√ Organic Traffic(自然搜索流量)。
√ Keyword Rankings(關鍵詞排名)。
√ SERP Visibility(搜索結果頁是否可見)。
√ Click-Through Rate(點擊率)。
√ Bounce Rate(跳出率)。
√ Website Authority Over Time(網站權重)。
√ Backlinks(外鏈)。
√ Page Speed(網頁加載速度)。
√ Engagement Time(用戶交互時長)。
√ Conversion Rate(轉化率)。
先說說自然搜索流量。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從谷歌搜索(或者其他搜索引擎)上吸引過來的流量。這個指標很重要,因為自然搜索流量的多寡就很大程度上表明網站關鍵詞的排名情況,與網站整體的 SEO 質量狀況。
要看這個指標也很簡單,可以在 GA 后臺看,也可以在 GSC 后臺看。但是兩者之間的數據有差異(原因是統計邏輯有區別),一般是 GSC 的數據要低一點,且我一般參考 GSC 的數據。
當然,你也可以借助類似于像 Ahrefs 或 SEMRUSH 這樣的第三方的數據分析工具,來分析網站的流量獲取情況,具體做法這里便不多做介紹了。
第二個需要說說關鍵詞排名。
有數據表明,排名在前三的網站分走 80% 的關鍵詞搜索流量,所以關鍵詞排名真的很重要。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一個問題,關鍵詞的排名總是起起伏伏,并不是很穩定。可能的原因有,谷歌算法的調整,當天的流量狀況,競爭對手的競爭等等。這種數據變化的小特性,也要求我們要對關鍵詞的具體排名情況上心,不要覺得文章做到了第一名,就可以高枕無憂。
至于具體的排名監控方法,我一般使用數據分析工具。像 SEMRUSH 上可以使用"Position Tracking"功能,來追蹤網站的整體關鍵詞排名情況,也可以追蹤整體的數據變化趨勢。
第三個監控的數據指標是搜索結果可見度(SERP visibility)。
這個指標的作用是衡量在相關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你的內容出現的頻率情況。至于監控的方法,就必須得借助第三方工具了,在上面提到的"Position Tracking"功能中,可以看到“visibility”這個指標的數據情況。
至于統計原理,主要是基于點擊率。工具會監控在谷歌搜索結果前 100 名中,你內容的點擊情況,從而再跟蹤自己的算法計算出網站內容的可見程度。
個人感覺,這個指標并不是那么重要,僅供參考吧。
第四個點擊率的指標,個人認為很重要。
顧名思義,點擊率就是用戶在搜索結果頁上,點擊你的內容所占的比例,計算方法就是點擊量除以曝光量。這個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你的文章標題與文章描述吸引用戶,所以點擊率越高越好。
要想獲取到最真實的數據,直接去 GSC 后臺看搜索表現報告。
緊接著要說的指標就是跳出率了。
這里要解釋下跳出率的概念,我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有不少朋友并不是很了解這塊內容。
某個時間段內,只瀏覽了一個頁面即離開網站的訪客人數占總訪客人數的比例。所以這個指標基本就能表明你的內容是否是用戶想要的,如果內容質量垃圾,有訪客進來,當然會毫不留情的離開啊。
這個指標在 GA Universal 版本中可以直接看到,但是自從 GA 升級到 4 版本之后,要再想看到這個指標就需要自己動手設置下報表,這里暫時不展開了。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數據分析工具,來分析網站內容的跳出率。
篇幅有限,明天接著輸出另外 5 個數據指標。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