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7月10號之前的廣告收入非常高,可預見本月投放KPI完成不成問題,所以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不計成敗的實驗。
過程
鎖定了一個跑了兩年、ROI一直都很穩的標準購物廣告系列,測試是否能夠通過效果最大化廣告在保證ROI的情況下大幅擴量。
原標準購物廣告系列保持不變。
新增PMax廣告系列,保持原標準購物廣告的產品不變,變量是廣告類型從標準購物廣告變成了效果最大化廣告。
結果
標準購物廣告在過去兩個月的ROAS是4.9
PMax廣告在測試期間的ROAS僅1.88
測試失敗。
一些觀察和思考
1、PMax廣告一定要選品,而且同一個廣告組只放同類的商品
我這兩年也跑了不少效果很好的PMax廣告,其中有兩個關鍵投放動作:挑選轉化高的產品,以及把同類的商品放到一個廣告系列/廣告組。
而這次的實驗,沒有做選品,同一個廣告組也包含了不同品類的商品。這樣做不利于機器學習。
2、不要完全淘汰標準購物廣告
雖然PMax是當前主流的谷歌廣告類型,?但效果不穩定及可控性低。
標準購物廣告是基于用戶的搜索行為,流量精準度和轉化的可控性相對高。
而且標準廣告不同類商品按照價格來分組和出價,也可以跑出很好的效果。
購物廣告跑穩定后,后期維護的時間也不會很多。
3、PMax搶量很厲害
標準購物廣告在PMax廣告起量后,流量幾乎跌到為0。
在停掉ROI不理想的PMax實驗廣告后,標準購物廣告的流量又迅速恢復到從前。
根據之前的投放情況,在PMax跑得量多的產品,在標準購物廣告也是基本沒有流量了。
如果一個產品同時在投放標準購物廣告和效果最大化廣告,基本只需要關注效果最大化廣告的表現即可。
4、利用Brand lists可以把品牌詞排除得很干凈
之前投放的PMax廣告,都是整理好品牌詞給到客戶經理幫忙手動排除,而這次是通過Brand lists的方式來排除。
通過insights報告可以看到,沒有一個搜索詞是品牌詞,排除得非常干凈。推薦使用!
5、關注消耗大、單價低的產品,是否ROI過低
PMax的實際單個點擊花費很不可控。同一個商品,在標準購物廣告跑出來的實際CPC是$0.3;但在PMax跑出來的CPC高達$0.8,還是在設置了一個非常低的tCPA($1.8)的情況下跑出來的。
轉化數多的產品,PMax跑的點擊量也多。但對于單價低的產品,即使訂單量不錯,最終總的交易金額也很難做到很高。?當CPC較高時,單價低的產品很有可能ROI不達標。
需要細分到產品的維度,按照花費降序來排查,是否存在花費多但ROI低的產品。
回頭翻看了自己之前寫的一篇PMax投放心得 - 16個谷歌PMax廣告最佳實踐,獲得8%轉化率不是問題,結合這次“偷懶”的實驗,此時此刻的感悟:效果最大化廣告要跑得好,功夫還是不能省!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