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 SKAN 理解成一個【快遞站】:
用戶行為(點擊廣告、安裝 App)就是快遞
蘋果是代收點的工作人員,幫你蓋章、檢查
郵遞到廣告主手里的快遞,已經被工作人員涂掉了個人信息,比方說用戶的 IDFA、設備 ID、IP 地址等任何能唯一識別用戶的行為軌跡。但保留了例如Conversion Value、安裝大致時間窗口以及是否滿足隱私門檻等關鍵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支撐你判斷campaign的好壞,決定是否調整策略
SKAN版本迭代
其實SKAN最早在18年就推出了,經歷了多個版本的迭代
2018 年 – SKAN 1.0 (壓根兒沒啥人用的版本)
蘋果首次推出 SKAdNetwork(iOS 11.3)
主要支持 App Store 廣告安裝歸因
功能非常基礎:只能確認安裝來源,還沒有 Conversion Value 概念,(注冊、付費等全都不知道)
2020 年 6 月 – SKAN 2.0?
隨 iOS 14 公布,配合 ATT 隱私政策上線,但 ATT 彈窗及強制執行在 iOS 14.5(2021 年 4 月)才開始
引入?Conversion Value(0–63)?機制
僅支持?1 次 postback,需在 24 小時更新
Campaign ID 限制為?2 位數(0–99),其實大一點的產品是不太夠用的
對比1.0這一時期最大突破是有了?Conversion Value,讓廣告主第一次能衡量“用戶質量”而不只是“安裝數”。覆蓋的廣告平臺開始變多,特別是 Facebook、Google 等大平臺開始支持。
2021 年 4 月 – SKAN 3.0?(ATT 讓 IDFA 使用大幅下降,這個階段廣告主對 SKAN 需求激增)
與 iOS 14.5 一起正式落地,ATT 正式強制執行
延長 Conversion Value 更新機制(24 小時滾動,也就是每次用戶觸發CV值就會繼續延長回傳時間,配合你設置的CV值可以捕捉用戶更深的行為,更準確了)
引入隱私閾值(隱私門檻,低量用戶不返回 CV)
仍然是?單 postback 模式,最終歸因信息在?24 小時后統一發送
2022 年 10 月 – SKAN 4.0 ,目前存在3、4混用現象,但4的占比持續提升
SKAN 4.0 跟隨 iOS 16.1 發布
支持 3 個 postback?分別對應安裝后 0–2 天(W1)、3–7 天(W2)、8–35 天(W3)三個時間窗口,支持多階段用戶價值追蹤,這里我來詳細解釋一下對應場景
W1(0–2天):應用場景是用戶剛安裝后的初期行為,比如激活、注冊、首次打開、完成新手教程等鏈路比較短的事件。
W2(3–7天):用戶中期行為,比如首次付費、訂閱嘗試、關鍵功能使用等。
W3(8–35天):用戶后期行為,比如續訂、復購、多次付費、長期活躍等。滿足類似游戲這種深度產品的歸因需求。更好地監測用戶長期價值。
新增?coarse value(low / medium / high),這里當蘋果認為用戶樣本量不足(隱私門檻未達標)時,不返回精細的 Fine Value,而是退而求其次返回更模糊的 Coarse Value。證即使在匿名度較低的情況下,也能獲得一些用戶價值信息。Facebook的建議標準是每天轉化大于88個,一般來講大多數平臺這個值會在50-100個左右
此外還引入?Lock Window(可提前鎖定上報)
Source ID 也擴展到 4 位(1 萬+ campaign),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同時還有Crowd Anonymity (人群匿名度)分級機制上線,這里大家可以理解為你的量級越大,蘋果給你返回的數據顆粒度就越細,數據量少的時候返回給你的有效信息就少,這是為了防止用戶量太少導致的單用戶被識別的問題。
SKAN工作原理完整流程
整個追蹤流程流程大致如下:
步驟一:用戶點擊廣告
用戶在 iPhone 或 iPad 上看到你的廣告,點擊它。
蘋果設備記錄下這次點擊,生成一個匿名的點擊標識。
步驟二:用戶安裝并打開 App
用戶下載并首次打開你的 App。
這時,蘋果設備關聯之前的點擊事件,確認“這次安裝是哪個廣告帶來的”。
步驟三:蘋果等待隱私延遲期
為了保護用戶隱私,蘋果不會立刻發送歸因數據,而是等待一個隨機的“隱私延遲”時間(一般是0 到 24 小時范圍內的隨機時間)。
這段時間用來混淆數據,防止用戶身份被追蹤。
步驟四:發送匿名 Postback
延遲結束后,蘋果設備向廣告網絡發送一個匿名的“postback”(回傳數據)。
Postback 不包含用戶個人信息,只帶廣告相關的匿名數據和用戶行為的CV值區間,你可以通過設置區間來更精細化定位用戶質量。
這里特別強調一下延遲回傳的時間問題:SKAN 中用戶安裝 App 后,會開啟一個最長 24 小時的歸因窗口,用來收集和更新 Conversion Value(CV 值)。每當用戶觸發你映射在CV值的關鍵事件,CV 值會更新并延長窗口計時,直至超過24小時或者用Lock Window(僅限4.0)強制打斷才會結束。歸因窗口結束后,蘋果會在 0 到 24 小時的隨機時間內延遲發送最終的匿名歸因數據(postback),以保護用戶隱私。也就是說即使用戶安裝App之后什么都沒做,你收到數據也有可能(最晚)是在48小時之后了。
歸因機制確實稍微有點兒復雜,大家有疑問可以留言或私信
下期我們來聊聊怎么根據不同業務需求配置Conversion Value
如果覺得本篇內容對大家有幫助,請幫忙點點下方的贊和推薦,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