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術。

      公眾號回復“微信群”,進行業群(無廣告)。


      最近投放了一些訂閱類工具產品,眾所周知的...難投。

      主要的難點:

      付費率低,付費頻次 =1 ,廣告學習難度 100+%。

      這都是預期內的事情,可是也有一些疑問:如何才能讓這類產品投的容易一點呢?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本身的付費率不高,可以嘗試給產品內做個打折,就和超市門口雞蛋打五折之類,大爺大媽們看到了打折也許就忍不住買下來,

      所以如果,我們再投付費目標,付費率不高投起來困難的時候,可以嘗試做折扣禮包之類嘗試拉高付費率,從而給廣告平臺更多的廣告轉化信號,從而幫助廣告度過學習,產生更多轉化,并且通常這么操作后CPA會要降低,對應CPI也應該降低。

      但是也有一類說法,如果降價操作實際上可能會讓廣告平臺覺得是他的定位更準了,提高你的cpm,從而實際的CPA和CPI不會有降低。這個不好確定,也真可能存在更高轉化率實際上是會增加預估競價的價格因素,但是從以往的經驗,一般還是只要轉化率上升,覆蓋的人群更寬,從而整體的cpm下降,cpa cpi也都會下降。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但是從某些實際的項目數據看,最近遇到的一個訂閱產品出現了相反的結論。

      項目是個訂閱工具產品,訂閱成本不高,相比別的客戶只有40%的定價,同時還支持廣告解鎖部分功能(不是全部),另一個客戶甚至做了套路,先要讓用戶付費試用前期功能,之后再鎖定功能套路要求訂閱,并且訂閱之后還有高階功能必須再花錢解鎖。

      然而就這兩個項目對比,發現良心項目的CPI,CPA整體都更高,而高定價項目的最終CPA CPI反而會更低一些。

      目前猜測的可能是部分 潛力付費用戶,由于有廣告解鎖功能的干擾,導致最終這部分潛力付費用戶最終放棄了付款。

      導致整體的實際付費用戶,是極其虔誠的用戶才產生付費,廣告平臺學習過程中找到這類虔誠客戶的圈子難度更到,這類人群圈子小,對應ecpm也更高,導致CPA CPI更高。

      而高價產品由于回傳的付費信號更多(先騙了一次單次功能使用付費,再誘導了一次訂閱,之后訂閱后額外再增加了一次試用高階功能的付費),整體產生的付費頻次和總量都更多,廣告平臺學習更容易找到同類人群。

      廣告平臺是無法知道我們的付費設計細節,也不知道我們是否良心產品,只是從數據角度,去判斷產品的回收以及尋找更符合付費目標的人群,至于是否劣幣驅逐良幣,這不屬于廣告平臺要做的事情,排開我們的主管判斷,站在系統和數據邏輯上看,高付費產品付費頻次高,額度大,應該是更受用戶歡迎。

      在產品設計上,這個坑可能也需要策劃,產品注意,要做良心定價的產品,也得考慮付費設計上要更符合廣告平臺算法,降低推廣難度。

      所以各位跑的產品都是什么付費思路??大家跑訂閱產品的付費設計,是良心產品,還是套路模式?

      技術咨詢+交流,掃碼加星球,微信不答疑
      業務合作(代投+素材拍攝)加微信 narkuh
      北京盈量科技是素材制作+廣告投放公司,擅長大媒體投放+真人素材拍攝,在金融,社交,重度游戲,AI,短劇等領域均有豐富經驗基礎,團隊人員近兩百人,自研發程序化投放,歡迎咨詢合作。



      點贊(2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