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好,我是C姐。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祝大家元宵節快樂!記得吃湯圓哦!



      我們經常看到品牌出海前幾強、全球品牌多少強。

      那么這個排名是通過什么維度來判斷的呢?


      三大維度:有意義,差異化,突出性 (簡稱 MDS)


      Google Surveys提供了用于計算各品牌初步品牌力的數據。品牌力是BrandZ?品牌資產指標,代表著消費者選擇某一特定品牌的傾向。


      品牌力由三個要素構成:有意義(以契合消費者訴求的方式滿足其功能和情感需求)、差異化(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并引領潮流)和突出性(在購買時迅速浮現在消費者腦海中)。


      根據問卷答案計算出各個品牌在“有意義”和“差異化”上的得分,同時結合Google及YouTube 搜索指數計算出的品牌搜索指數來計算“突出性”。


      統計排名市場


      全球有很多個國家,前些年品牌全球排名更多的是通過品牌在發達國家品牌力綜合排名,發達國家主要指的是以下幾個國家:

      美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西班牙 澳大利亞 日本


      2021年,新興市場也納入了品牌排名之列,新興市場包括:

      印度 ?印度尼西亞 ?巴西 ?墨西哥


      關于品牌,展開分享以下幾點


      01 以人為本,用戶為先


      首先是人心人情。中國全球化品牌在2020年展現了更多的人情味。在全社會共同面臨挑戰的時期,這些品牌力所能及地、甚至想方設法地幫助消費者,同時也更加彰顯出品牌的愿景和價值觀。


      相比以往,這些品牌越發講求用戶為先,并不懈摸索、堅持創新,力求不斷滿足和超越消費者的期望。


      以用戶為中心的經營方針使品牌與消費者間愈加親近,同時也賦予品牌更廣闊的格局,使之打破陳規、獨辟新路。


      當品牌以用戶為中心進行思考,它們的思路就不再局限于具體的產品或品類上,而是會探究如何才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這一點對于品牌的本土化發展尤為重要。現如今,消費者越發追求切合本地國情民情的品牌體驗——從帶寬基建、流量資費,到一個國家或地區最具人望的意見領袖(KOL),凡此種種都是品牌需要考慮的本地化要素。



      02 ?長效投入,長遠發展


      越來越多地,我們看到中國企業逐漸摒棄對短期投資的完全依賴,轉而建設和持續發展它們的品牌。背后的原因在于它們有了更高遠的愿景:進軍全球、走向世界。


      樹立長期愿景對全球化品牌大有裨益,因為一旦做長遠計,它們就會認識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


      它們也會明白,品牌需要投資建設核心能力和優勢,從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舉例來說,我們看到有些品牌正在為改善基礎設施而努力,以更好地滿足新興市場的需求。


      03 ?賦能于人, 施惠于人


      追求短期效益無可厚非,但品牌更需兼顧長遠,在立足當前的同時為日后的長期成功奠定基礎。在品牌建設領域,做到這一點尤其困難,因為品牌建設往往無法立竿見影地產生回報。


      然而,它對于品牌保持航向、持續成長卻至關重要。多年來BrandZ?的研究充分說明,強品牌在經濟衰退時期更具韌性,而在經濟復蘇階段有更迅猛的增長。


      因此,品牌無論如何都不應退縮,每個現在都是品牌繼續前進的最好時機。


      如今,消費者不僅要求品牌滿足他們在功能層面的需求,更期待品牌“賦能于人”,幫助他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品牌應當從品牌理想出發,為消費者帶來更大價值。深入的消費者洞察幫助全球化品牌跳出品類的范疇,另辟思路、尋求突破,為消費者的生活添加新的能量。


      社會責任建設逐漸成為品牌建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疫情期間這一點更為凸顯。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為社會帶來實質性的貢獻,從而為消費者帶來豐富多元的價值。


      品牌對社會的幫助可以是為消費者提供物質援助,也可以是提供情感上的幫助,還可以與當地伙伴合作,支持本地就業。這些舉措必須與品牌承諾相協調,讓人信服品牌的所作所為是發自內心的。


      04 大咖寄語


      “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更加關注自身的全球化程度,并積極思考品牌全球化的條件及行動。”


      蔡珍玲,全球業務領導人,中國品牌事業部,奧美中國


      “中國品牌通常對新事物抱持開放態度。當疫情來襲,它們快速響應、積極調整,從而找到了趕超競爭對手的機會。”


      李殷豪,Google中國品牌部行業總經理


      “從前,中國全球化品牌通常先進軍歐美市場,然后才向其他地區拓展。而今,它們開始關注到規模龐大而相對不太成熟的市場,并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林妤真,Google大中華區 ? 營銷洞察與解決方案副總裁


      “高質量增長是一種既追求短期利潤,又重視長遠發展的戰略。企業通過打造強大的品牌,為未來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王幸,凱度集團大中華區總裁,BrandZ?全球主席


      “當品牌在某個地區或國家打響了名氣,它的眼光和思路就不能再局限于如何以低成本獲取大量用戶,而是應該向最優秀的品牌看齊,去追求宏大高遠的目標。”


      孟浩,Google中國大客戶部移動應用行業總經理


      如今人們對待消費往往頗為謹慎,消費者很在意自己購買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物有所值。凱度的《全球新冠疫情消費者追蹤報告》(Kantar COVID-19 Barometer Global Report)顯示,70%的消費者表示自己比疫情前更關注價格。因此,品牌需要提升自身的價值感,這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建設“有意義”和實現“差異化”。


      “隨著疫情的來襲,很多品牌都發現,它們現有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往往無法適應形勢急劇變化,所以,品牌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在這樣的形勢下,對于消費者愈發重要。只有‘有意義’的品牌才能創造出契合消費者全新生活方式的新的服務。”


      凌嘉,Wunderman Thompson 大中華區首席策略長


      “扭轉人們對中國品牌的印象是品牌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向人們證明中國品牌是誠實可靠、值得信賴的,這對品牌拓展海外業務尤為重要。”


      謝宛玲,凱度全球客戶負責人


      05 對于跨境電商海外品牌營銷推廣人員,怎么做才能提升品牌力呢?


      聊聊個人鄙見:


      首先,脫離產品聊營銷都是耍流氓。


      產品的研發和選擇本身就是要基于解決當地用戶痛點這個目的而來的。

      脫離了產品,營銷玩不出花樣,或者說如果產品不好,品牌營銷走不遠。這是一個打配合的過程。


      產品是1,有了這個1營銷人要做的是后面的N個0


      內容營銷:基于產品和品牌,創造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有了內容才會有傳播,有了傳播才會有突出性。不然怎么突出呢。現在酒香還怕巷子深呢。


      社交媒體營銷:好的內容需要發布在當地人民聚集的地方,哪里是消費者聚集地,就應該去哪里打造你的品牌,但凡你的內容可以提供價值,消費者就是你的超級傳播者。至于當地市場哪個平臺最受歡迎,是Facebook,還是Instagram,還是Twitter還是其他, 需要你做本地化調研。


      KOL營銷:品牌本土化,除了內容和社媒,還需要尋找當地的意見領袖,其實就是你的品類在當地這個垂直領域的KOL合作背書,因為他們是當地人民認可的具有聲望的人,他們對你產品的推薦,不僅可以做到本地化,還可以迅速傳播。


      上面的報告也說了會基于goolge搜索指數和YouTube搜索指數來計算“突出性”。


      那我們品牌出海營銷人員做的這些工作,都會在谷歌或者YouTube上面留下品牌的搜索量,被觀看和轉發的越多,是不是搜索指數就會越大,那我們的工作的意義是不是越大。


      而品牌不是僅僅滿足功能需求,營銷人員做的這些社區與消費者互動,照顧他們的情緒,也是品牌服務去提供情緒價值的方式。


      當然還有渠道,本地化銷售渠道,不管是B2C還是B2B分銷,你的產品要有本地消費者可以輕松方便能夠購買的渠道和方式去觸達。這點也很重要。否則,產品,流量,營銷,品牌,這些怎么落地呢?


      產品+品牌營銷+銷售渠道,金三角,形成飛輪。打出漂亮的組合拳。


      有了好的產品,進行了合適的傳播,被消費者購買,賺了利潤,繼續投入產品研發和品牌營銷,被更多人購買,就有更多錢去做產品和品牌,形成正向運轉飛輪。


      因為做內容不能立竿見影,做粉絲服務也不能即刻回報,網紅營銷更不能一次兩次合作就讓你有爆發,所以也有很多品牌沉不下心去做這些,或者總認為做這些花費很大,其實是誤區。


      先有這個思維和方向,做起來已經打敗了50%,持續做打敗了70%,有質量的持續做就突出了~


      06 行動方向


      在中國全球化品牌邁入下一發展階段之際,不妨回顧一下過往,總結引領品牌成功的關鍵要素:全心投入在打造生命力持久、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品牌。展望未來,品牌應堅定前行、再接再厲。


      對剛剛投身品牌建設的企業而言,這意味著要大力推進品牌塑造的工作。對另外一些企業來說,這則意味著要進一步加大創新步伐——滿足用戶期待,甚至超越用戶想象。


      為此,品牌需要追求突破、超越自我。


      借用報告里面的話:


      “成功的企業明白建設強品牌的意義在于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反之,只顧賣產品、只看短期利益的企業必然走向失敗。”——李殷豪,Google中國品牌部行業總經理


      如今,消費電子品牌正在轉變定位,從產品導向轉變為服務導向,進一步賦能于消費者。


      實現這一轉變主要有兩大途徑:


      強化品牌體驗。


      品牌需要放大格局,將自身定位從消費電子產品品牌提升為科技品牌。也就是說,它們需要積極利用自己的技術和資源來創造一個全方位服務于消費者的生態系統。


      這樣一來,品牌不僅能滿足消費者需求,還能實現差異化、提高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突出性。


      加快數字化轉型。


      由于新冠疫情,很多品牌都不得不開始發展線上銷售能力和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數字化轉型不只是賣貨渠道,它為品牌提供的是一個可以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及消費者互動方式從而引領潮流的機會。


      最近,C姐視頻號每天晚上8點有連續直播答疑,直播間有超級福利,歡迎關注:


      參考資料:凱度BrandZ?《2021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報告。


      加C姐微信,圍觀停不下來的朋友圈,還有少量席位,備注:公眾號,會加速通過:

      ? ? ? ? ? ? ? ? ? ?

      熱門文章:

      推薦十個好用的免費谷歌插件 | 建議收藏

      揭秘:網紅營銷全流程攻略 | 內附開發信模版

      如何分析競爭對手做了哪些站外營銷?內附案例拆解。

      如何一文看懂品牌營銷推廣崗位細分?



      最后,say my name:

      我是C姐,你身邊的跨境電商品牌營銷顧問

      公眾號/知乎: C姐說品牌

      博客:cjiebrand.com

      個人微信:wucancassie


      以上!





      點贊(7)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