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的最大痛點是什么?

      美國的衣服都太丑了。

      其實不僅中國年輕人這么想,法國老太太看到我這么說也會點個贊。

      一個很反直覺的現實是:

      作為第一資本主義強國的美國,幾乎沒有原生奢侈品牌。

      甚至是像風格稍微先鋒一點的買手店,其實也就是在紐約和洛杉磯這種大城市能勉強維持。


      我這可不是在黑美國。

      永遠不會撒謊的消費市場也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美國市場銷售額最高的幾大服裝品牌分別為:耐克,里維斯,阿迪,安德瑪和Lululemon。

      且不說這里面運動品牌占了絕對優勢吧,唯一的獨苗里維斯的品牌形象也是走休閑實用風。

      美國人樸實的形象一下子躍然紙上。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風格土的像淘寶貨的Shein能夠在美國大殺四方了。

      美國人,是真的沒吃過好的。


      當然,大家可千萬別誤會我的意思。

      我不是讓大家去美國搞什么時尚品牌。

      相反,我是想要提醒大家:美國人,配不上潮牌。

      這么跟大家說吧,單從我個人關系網中,唯二能在美國賺大錢的服裝賣家:一個是賣白T恤的,一個是賣瑜伽褲的。

      并且這倆大哥都有過想做時尚品牌的夢想。最終也是被現實毒打,然后退回了自己的舒適區。


      不過,雖然走消費品路線的潮牌在美國玩不轉。

      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好消息:經濟下行,“無用之用”的產品會在各個領域瘋狂滲透。

      就像現在的人買玩具不是為了玩,未來的人買衣服可能也不是為了穿。

      如果你確實沒啥供應鏈資源,跟同胞卷產品力你可能死的更快,把服裝做成文化產品其實反倒是個很好的選擇。

      不管是波西米亞,還是拉美刺繡,其實已經有不少的民族服飾在各自的細分領域賺到了大錢了。

      堅持不進入主流市場的戰略背后,高毛利+核心人群高復購,正是這些小而美公司的財富密碼。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未來的中國品牌出海,可能真正重要的不是出海,而是中國。

      不傾銷,用外國敘事講中國人的故事。

      那樣的出海,才是這個時代屬于中國人的超級掘金之路。


      出海項目陪跑/海外渠道拓展

      歡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點贊(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