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擁有3.3億消費者和全球最復雜零售生態的市場。對于志在出海、逐鹿全球的中國新品牌而言,理解并精準選擇零售渠道是成功邁出第一步的關鍵。 然而,面對眼花繚亂的各種商店形態,很多品牌感到無從下手。美國零售渠道究竟有多少種?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新品牌應該如何根據自身實力選擇合適的渠道? 今天,我們就根據經典的分類體系,為您深度拆解美國市場的14種主要零售渠道,并通過代表性案例進行分析,最后結合資金、供應鏈、產品創新等不同優勢,為您提供針對性的渠道策略建議。 這不只是一份渠道清單,更是一份幫助您構建美國市場渠道藍圖的指南。 01. 美國零售渠道全景圖:14種類型深度解析 根據零售業態、商品范圍、價格策略和運營模式的不同,美國零售渠道大致可分為以下14種類型: 1.百貨商店 (Department Stores) 定義:提供種類廣泛的商品,分布在不同的部門,如服裝、家居用品、化妝品、配飾等。通常面積較大,位于購物中心或城市中心,注重商品的多樣性和顧客服務。 代表性店鋪: Macy’s (梅西百貨)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梅西百貨是美國標志性的傳統百貨,歷史悠久,門店遍布全美。它曾是購物中心的核心吸引力,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但近年來,百貨商店面臨電商和垂直專業店的巨大沖擊,客流下滑,業績承壓。對于新品牌而言,進入百貨意味著廣泛曝光和品牌背書,但成本較高,且需要在眾多品牌中競爭有限的貨架空間,銷售回報率可能不如從前。適合已有一定知名度、尋求大眾市場覆蓋的品牌。 圖片來源:??? DXCC
2.專賣店 (Specialty Stores) 定義:專注于某一特定商品類別,并在該類別內提供深度和廣度的選擇。例如,只賣電子產品、運動鞋、書籍或特定服裝的店鋪。 代表性店鋪:Best Buy (百思買)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百思買是美國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專賣店。它不僅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還提供專業的銷售咨詢、安裝服務和技術支持,形成了圍繞電子產品的完整生態。專賣店通常能吸引對特定品類有明確需求的消費者,客群相對精準。對于在某一細分領域具有專業優勢或獨特性的新品牌(如專注于智能家居、高性能運動裝備等),進入這類渠道有助于樹立專業形象、接觸目標消費者,并獲得更專業的銷售支持。 圖片來源:??? DXCC 3.連鎖店 (Chain Stores) 定義:由同一公司擁有和經營的多個零售店,具有標準化的運營模式和品牌形象。(注:這個類別更側重于零售的組織形式,而非獨特的零售業態。很多其他類型的店鋪如超市、專賣店等都可以是連鎖店。) 代表性店鋪:Target (塔吉特)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塔吉特是美國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折扣零售商,但其定位和品牌形象更偏向時尚、設計感和中產階級消費者。(Target 本身可更精確歸類為折扣百貨或大眾商品零售商)。它涵蓋了從家居、服飾到食品、電子產品的廣泛品類,但選品更注重 curated 的感覺。塔吉特的強大之處在于其標準化的運營、高效的供應鏈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對于有一定規模和生產能力的新品牌,與塔吉特這樣的全國性連鎖店合作,意味著巨大的訂單量和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是實現規模化增長的重要途徑。 4.折扣店 (Discount Stores) 定義:以低于正常零售價的價格銷售各種商品的零售店。它們通過大批量采購、降低運營成本或銷售自有品牌商品來提供優惠價格。 代表性店鋪: Grocery Outlet, Aldi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 ?Grocery Outlet: 以機會性采購(Opportunistic Buying)模式著稱,低價采購臨期、過季或過量生產的品牌商品,價格極具吸引力但商品種類常變。適合需要處理庫存或測試市場的新品牌,但品牌形象控制較弱。 ?Aldi: 作為硬折扣店(Hard Discounter),通過極致簡化運營提供極低價格,自有品牌占比高且品質受認可。新品牌進入門檻高,通常需定制開發或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但銷量穩定可觀。 圖片來源:??? DXCC 5.精品店 (Boutiques) 定義:通常面積較小,銷售獨特、高端或時尚的商品,如服裝、珠寶、禮品等。注重個性化、 curated 的商品選擇和更親密的購物體驗。 代表性店鋪: Anthropologie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Anthropologie 雖然已是一個較大的連鎖,但其門店設計和商品選品都延續了精品店的風格——獨特、藝術化、充滿個性。精品店的核心在于“精”和“品”,選品極具特色,通常代表某種風格或設計理念,價格往往較高。對于設計驅動、注重品牌故事和獨特性的新品牌,從小型獨立精品店開始合作,有助于建立高端形象、吸引對品質和風格敏感的早期用戶,并獲得更直接的消費者反饋,特別是對于需要體驗或故事講述的產品。 圖片來源:??? DXCC 6.超市 (Supermarkets) 定義:主要銷售食品雜貨和日常家用必需品的零售店。規模中到大。 代表性店鋪:Kroger (克羅格)?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Kroger 是美國領先的純超市連鎖企業,旗下擁有眾多區域品牌,門店遍布全美。它提供全面的食品雜貨、生鮮,并大力發展自有品牌,注重顧客忠誠度和數字化體驗。對于食品、飲料、家清、個護類新品牌,進入 Kroger 是進入主流食品雜貨渠道的關鍵,但競爭激烈,對供應鏈、促銷支持要求高。
7.便利店 (Convenience Stores) 定義:面積小,位置便捷,提供有限范圍的、人們經常需要并希望快速購買的商品,如零食、飲料、香煙、基本食品和日用品。價格通常高于超市,但勝在便利。 代表性店鋪: 7-Eleven (7-11)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7-11遍布城市街角和加油站,是“即時滿足”的代表。消費者在此購買的多為零散、小額、急需的商品。對于單價不高、體積小、適合沖動消費的食品、飲料、小零食、應急用品等新品牌,便利店提供了高曝光和快速動銷的機會。但便利店的貨架空間極小,競爭激烈,分銷和上架費用可能較高。 8.大賣場/超級購物中心 (Hypermarkets or Superstores) 定義:非常大型的零售店,結合了超市和折扣店的功能。提供極其廣泛的商品種類,包括食品雜貨、服裝、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一站式購物。 代表性店鋪: Walmart Supercenter (沃爾瑪超級購物中心) 案例解析:沃爾瑪超級購物中心是將普通沃爾瑪和大型超市合二為一的巨型門店,商品種類無所不包。它代表了極致的“一站式”購物便利和低價策略。進入這種渠道意味著巨大的銷量潛力,但也面臨著來自幾乎所有品類的海量競爭,品牌容易淹沒在商品的海洋中。適合供應鏈強大、產品線寬、追求最大化市場滲透率的成熟或大型新品牌。 圖片來源:??? DXCC 9.倉儲式商店 (Warehouse Stores) 定義:采取會員制,以大包裝、大批量的方式銷售各種商品,價格通常低于傳統零售店。店內陳設簡單,有倉庫的感覺。 代表性店鋪:Costco (好市多)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Costco以會員制和高性價比的大包裝商品為核心吸引力。其會員通常具有較高的忠誠度和購買力(通常是家庭采購),愿意購買大份量商品以獲得更優惠的價格。進入Costco對產品的品質、包裝規格和價格都有特定要求,對品牌的供應鏈和庫存管理是挑戰。但一旦進入并表現良好,可以獲得穩定的高銷量和高質量的客戶群。適合能夠提供大包裝、高性價比產品的品牌。 10.電商/線上商店 (E-Commerce Stores) 定義:通過互聯網進行商品銷售的零售商。顧客通過網站或應用瀏覽和購買商品,通常沒有實體店面進行交易(盡管可能有關聯的實體運營如倉庫或提貨點)。 代表性店鋪:Amazon (亞馬遜) Amazon官方網站 案例解析: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提供了幾乎所有品類的商品。對于新品牌而言,亞馬遜提供了最低的入門門檻和即時的全國乃至全球市場觸達能力。品牌可以通過亞馬遜FBA(亞馬遜物流)解決倉儲和配送問題。然而,亞馬遜平臺競爭極其激烈,流量獲取成本高,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站內運營和廣告投放。自建獨立站(DTC模式)也是電商的一種形式,能更好地掌握客戶數據和品牌形象,積累用戶數據并獲得品牌控制權,但需要自行解決流量和運營問題。電商是所有新品牌都繞不開的關鍵渠道。 圖片來源:??? DXCC 11.藥店 (Drug Stores / Pharmacies) 定義:主要銷售處方藥、非處方藥,同時也銷售健康、美容、個人護理產品和部分便利商品的零售店。 代表性店鋪:CVS Pharmacy (CVS藥店)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CVS是美國最大的連鎖藥店之一,門店數量龐大,位置便利。消費者常去購買藥品、保健品、洗護用品、化妝品,也會順帶購買一些零食和飲料。藥店渠道對健康、美容、個人護理類新品牌尤其重要,因其具備專業的健康形象和廣泛的客戶基礎。進入藥店需要產品符合嚴格的監管標準,且需要與藥店的自有品牌競爭。 12.奧特萊斯店 (Outlet Stores) 定義:直接由品牌或制造商運營的零售店,以折扣價銷售過季、庫存積壓或專供奧特萊斯渠道生產的商品。通常集中在奧特萊斯購物中心。 代表性店鋪: Nike Factory Store (耐克工廠店) 案例解析:奧特萊斯店是品牌消化庫存、接觸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重要渠道。它通常由品牌自己運營或授權運營。對于希望清理尾貨、提升品牌周轉效率的新品牌,奧特萊斯提供了一個有組織的銷售平臺。但需要注意奧特萊斯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響,不適合所有追求高端定位的新品牌。 13.家裝建材店 (Home Improvement Stores) 定義:專注于銷售用于房屋建設、翻新、維修以及園藝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的零售店。 代表性店鋪:Home Depot (家得寶)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家得寶是全球最大的家裝建材零售商。其主要客戶是房主、DIY愛好者和專業承包商。對于新品牌而言,如果您的產品是工具、建材、涂料、園藝用品、智能家居安裝配件等與房屋相關聯的品類,家裝建材店是核心渠道。這要求產品符合行業標準,具備耐用性和實用性,且需要針對特定客群進行營銷。 14.快閃店 (Pop-Up Stores) 定義:在特定地點和時間內短暫開設的臨時零售店。可以是品牌推廣、測試市場、銷售季節性商品或創造話題的一種方式。 代表性店鋪:Spirit Halloween (萬圣節季節性快閃店) 圖片來源:??網絡 案例解析:快閃店靈活性高、成本相對較低(尤其是短期),是新品牌測試市場反應、打造沉浸式品牌體驗、制造話題和社交媒體聲量的好方法。特別適合注重設計感、體驗感或季節性強的新品牌。它不是一個持續產生銷量的渠道,更多是作為品牌營銷和市場探索的工具。 圖片來源:??? DXCC 02. 新品牌出海美國的渠道策略:根據自身優勢選擇路徑 理解了這14種渠道后,新品牌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規劃進入美國市場的渠道路徑。以下是根據資金、供應鏈、產品創新等不同優勢,推薦的幾種典型渠道策略: 資金有限的新品牌:獨立店/本地渠道(試水)→ 區域連鎖(放量)→ 垂直專業店(溢價) 策略邏輯: 資金有限,意味著無法一開始就投入巨資鋪設全國性渠道。應從低成本、可控的渠道開始,逐步積累經驗、驗證產品、獲得現金流,再逐步拓展。 具體路徑: ?起點 - 獨立店/小型本地渠道 (類似小型精品店、本地市集、社區小店,甚至初期的品牌獨立站+針對性社媒營銷):成本最低,可以直接面對早期用戶,快速獲得反饋,打磨產品和品牌故事,特別適合測試高價值、需要體驗或故事講述的產品。例如,可以在洛杉磯或紐約的潮牌聚集區開一家小型快閃或獨立店,或者在本地健康市集銷售食品。同時通過獨立站和社交媒體積累第一批用戶。 ?中期 - 區域連鎖 (Regional Chain,例如加州的 Lazy Acres 等專注于天然有機食品的區域性連鎖超市,或某些區域性百貨/專賣店分支):在產品和品牌初步驗證后,尋找與品牌調性契合的區域性連鎖店合作。這類渠道規模適中,對新品牌相對開放,可以幫助品牌在一個或幾個核心區域實現規模化銷售和品牌曝光,驗證其在更大范圍內的市場接受度。 ?長期 - 垂直專業店 (Vertical Specialty Store,例如全國性的 Whole Foods Market 超市 - 屬于高端專業食品店,或大型專業連鎖如 Sephora 之于美妝品牌):成功進入區域連鎖并站穩腳跟后,憑借積累的銷量數據和品牌影響力,瞄準全國性、具有行業權威或高端形象的垂直專業渠道。進入這些渠道能顯著提升品牌背書和溢價能力,穩固在特定品類中的地位。 供應鏈強者的新品牌:折扣超市/大賣場(走量)→ 倉儲會員店(規模)→ 進一步渠道拓展(品牌提升) 策略邏輯: 如果品牌在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方面擁有強大優勢,能夠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那么應優先選擇能夠最大化利用這一優勢、快速實現銷量和規模的渠道。 具體路徑: ?起點 - 折扣超市/大賣場 (Discount Stores/Hypermarkets,例如 Walmart):直接進入沃爾瑪這樣的折扣巨頭,利用價格優勢快速打開市場,獲得巨大的基礎銷量。這需要供應鏈能夠支持大規模、低成本的生產和穩定的供貨,并滿足其在包裝、物流標準化方面的高要求。 ?中期 - 倉儲會員店 (Warehouse Stores,例如 Costco):在折扣渠道積累一定經驗和產能后,進軍Costco。Costco對供應商的要求很高,但一旦進入,可以獲得非常忠誠的會員群體和更大單筆采購量的訂單,進一步提升規模效益和供應鏈效率。這需要品牌能提供適合大包裝銷售的產品。 ?長期 - 進一步渠道拓展 (例如 Target等大型連鎖融合店或其他相關渠道):在通過前兩類渠道實現規模化后,可以考慮進入塔吉特或其他大型融合型連鎖賣場,或根據品類拓展到其他合適的渠道。在這些渠道,除了繼續追求銷量,品牌可以嘗試推出更多樣化的產品線,提升貨架位置和陳列,并借助賣場的營銷活動,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更清晰的品牌形象,不再僅僅依賴低價。 圖片來源:??? DXCC 產品創新派的新品牌:DTC/線上策展平臺(造勢)→ 社交媒體引爆(口碑)→ 全國連鎖(收割) 策略邏輯:創新型產品往往具有獨特性和話題性,更容易吸引追求新鮮和品質的早期用戶。應先通過能夠突出產品特色、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并快速傳播口碑的渠道(通常是線上),制造聲量,再 leveraging 這些聲量進入大眾市場收割。 具體路徑: ?起點 - DTC獨立站 / 線上策展平臺 (例如通過高顏值、有故事的品牌獨立站進行DTC銷售,或與Thrive Market這類健康有機產品會員制電商合作):這類平臺或模式能幫助創新產品快速找到對其感興趣的種子用戶,獲得高質量的初期反饋,并更好地控制品牌形象和用戶數據。 ?中期 - 社交媒體引爆 (Social Media Buzz):結合產品的獨特性和在初期渠道獲得的良好反饋,大力投入社交媒體營銷(Instagram, TikTok, YouTube等),與調性匹配的KOL/KOC合作,通過用戶生成內容(UGC)制造話題,形成病毒式傳播,將產品從一個小眾圈子推向更廣泛的線上受眾,產生線上熱度。 ?長期 - 全國連鎖 (National Chain,例如 Target, CVS, Sephora 等與產品品類相關的全國性連鎖店):憑借線上積累的巨大聲量、市場需求數據和品牌認知度,與全國性大型連鎖零售商洽談合作。這些連鎖店需要能夠吸引年輕消費者和帶來新增長的創新產品。一旦進入,品牌就能將線上熱度轉化為線下銷量,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收割”,將創新優勢轉化為市場份額。 DXCC. 美國零售渠道體系龐大且復雜,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功模式。每個新品牌都需要深入研究自身的特點、產品優勢、目標客群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結合自身的資金和資源狀況,制定最適合自己的渠道進入和拓展策略。 從一個或幾個點開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根據市場反饋靈活調整,是新品牌在美國市場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 希望這篇優化后的文章能為您提供一個更清晰的框架和更有益的參考。 【直播回顧3】:關稅風波下,美國零售市場將如何變化?給中國品牌的啟示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