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一些投消費賽道的美國VC交流。

      基本上大家都形成了一個共識:

      電商品牌的價值都在后端。

      如果是亞馬遜品牌(當然現在VC基本上不投),主要看公司本身的產品研發能力。

      因為這個行業已經很成熟了,很多品類基本上都是在打明牌,拼的就是產品內功。

      或者這么理解,能在全渠道跑出來的亞馬遜品牌,才是值得投資的亞馬遜品牌。

      如果是獨立站品牌,只做線上的,只有D2C渠道的,也都不投了。

      唯一重要的指標是CLTV(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沒有足夠多的子彈和容錯空間,再牛逼的操盤手,也沒有發揮的空間。

      那具體說到估值,很多項目是有價無市。

      因為電商是個現金流生意,估值給太低了,創始人可以直接銀行貸款,你想投也投不進去。

      估值太高了,大概率是滿足了幾大限定條件:高頻快消,市場定位洼地,供應鏈紅利。

      但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項目,早就在圈子內部消化完了。

      不過好在消費行業是個周期性很強的生意:

      每5年一個小機會,每10年一個大機會。

      再疊加上全球化擴張和AI賦能的這兩大變量,未來還是相當可期的。


      供應鏈/品牌出海資源對接

      歡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點贊(1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