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


      營銷人幾乎都遇到過這樣的困境:不降價,競品用低價搶走客戶;降價,利潤空間被壓縮,品牌還越做越 low。

      其實,高級的營銷邏輯從來不是 “賣得便宜”,而是讓顧客覺得 “占了便宜”。這一字之差,藏著市場突圍的核心密碼。

      一、“便宜” 是陷阱,“占便宜” 是智慧

      “便宜” 的本質是價格與價值的對等降級。當你不斷壓低價格,顧客會默認你的產品價值/品質隨價格同步下降。

      就像快時尚品牌陷入 “99 元一件 T 恤” 的價格戰,消費者只會把它當成 “一次性用品”,永遠不會為品牌溢價買單。

      而 “占便宜” 的核心是價值與價格的感知錯位。顧客愿意為 300 元的護膚品買單,不是因為它 “便宜”,而是因為收到的贈品價值超過 100 元時,會覺得 “花 300 得 400,太值了”。這種 “賺了” 的心理,正是消費者決策的隱形開關。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72% 的消費者承認,“感覺占到便宜” 比 “實際價格低” 更能驅動購買。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美妝門店設置 “免費試用任意產品” 的規則 —— 顧客試用后購買正裝時,會默認 “已經白嫖了價值幾十元的小樣,這單不虧”。

      二、“占便宜感” 的 4 個落地策略

      1. 價值可視化:把 “抽象好處” 換算成 “具體數字”

      消費者大多理性,模糊的 “性價比高” 不如清晰的 “收益計算”。比如賣高端咖啡機,不說 “省時省力”,而是標注 “每天現磨咖啡成本僅 5 元,比咖啡店省 75%,180 天即可回本”。

      家居品牌推廣布藝沙發時,特意標注 “面料經過 5000 次摩擦測試(行業標準是 3000 次),相當于每天坐 8 小時可用 10 年”。當顧客看到 “10 年使用周期 ÷ 價格 = 每天成本 10 元” 時,即便售價是競品的 1.5 倍,也會覺得 “長期來看太劃算”。

      2. 撬動 “心理賬戶”:讓顧客覺得 “花這筆錢是賺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 “心理賬戶”,同樣的錢花在 “必需品” 和 “獎勵自己” 上,感知完全不同。

      營銷的關鍵,是把你的產品從 “消費賬戶” 轉移到 “收益賬戶”。

      很多 DTC 品牌的會員體系就是典范:支付 200 元成為會員,可享全年免費小樣(價值超 1000 元)+ 生日月 8 折 + 免運費。消費者會覺得 “200 元不是花掉了,而是預付了一筆‘省錢基金’,買得越多賺得越多”。這種模式能讓會員復購率比非會員高 3 倍。

      電商平臺的 “積分返現” 玩法也異曲同工:用戶購物返積分(1 積分 = 1 元),下次可抵扣。當消費者看到 “買 1000 元商品返 300 積分”,會自動歸入 “這單實際花了 700 元” 的心理賬戶,即便原價并不比競品低。

      3. 制造 “稀缺性溢價”:讓顧客覺得 “錯過就虧了”

      稀缺感是放大 “占便宜感” 的催化劑。但稀缺性設計,要避開 “虛假” 雷區。有些市場對 “限時折扣” 敏感度更高,而有些市場則更看重 “限量款” 的獨特性。

      奢侈品品牌的 “配貨制”,本質是用 “稀缺性” 制造 “占便宜感”—— 能買到熱門款的顧客,會覺得 “不僅沒虧,還賺了溢價空間”。這種策略在高凈值市場尤為有效。

      4. 附加價值要 “精準化”:讓占便宜感更戳痛點

      不同消費群體的 “占便宜敏感點” 差異巨大。有的重視 “時間成本節省”,有的更在意 “實物贈品”,有的則看重 “尊貴感附加”。

      比如對上班族,購買家電推出 “當日達安裝” 服務,額外收費 50 元,因節省請假時間而受青睞,他們覺得時間成本更貴;在老年社區,則主打 “購買XX送米面糧油大禮包”,老年消費者對實用生活物資感知價值高 。同理,換成你的產品,你該怎么做?

      三、避坑指南:這 3 種 “偽占便宜” 會毀掉品牌

      過度承諾型:比如 “買一送十” 但贈品質量極差,反而讓顧客覺得 “被套路”。消費者對 “欺詐性營銷” 的容忍度極低,可能直接觸發集體投訴。

      理念沖突型:在注重環保的群體中,送大量塑料贈品會被視為 “不環?!?,反而降低品牌好感。

      利潤反噬型:如果 “占便宜” 的成本長期高于客單價,最終會拖垮供應鏈。合理的模型應該是 “短期讓渡小利,長期通過復購回本”。

      結語

      市場的競爭,正在從 “價格戰” 轉向 “價值感知戰”。讓顧客覺得 “占便宜”,不是耍小聰明,而是通過精準的價值設計,讓品牌與消費者實現 “雙贏”—— 你賺到了復購和口碑,他得到了超出預期的滿足感。


      圖片


      本文轉載請注明出處。禁止二創和洗稿,一經發現將追究責任!!!

      (以上,如果覺得有用的話,點個“在看”,轉給需要的朋友吧~下周見?。?/span>





      End




      個人簡介


      Hi 我是Kimi,一個力求只分享干貨的品牌小主管一枚。


      關注我,海外營銷知識每月更新。(所有分享都是下班后業余時間總結和發布)


      (V:kimi20288交個朋友)。




      往期文章推薦


      5個步驟教你打造完美的品牌屋
      75% 的美國消費者愿意為環保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核心賣點沒找對,銷量可能會掉幾個0




      喜歡就點在看哦~


      ?

      ?


      點贊(1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