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統施政綱領:從「安美經中」到「戰略自主」


      2025年6月3日,韓國提前舉行總統選舉,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51.7%得票率勝出。此次選舉因前總統尹錫悅遭彈劾而提前,李在明的勝選被視為對尹錫悅時期「親美疏中」政策的撥亂反正,其核心施政綱領聚焦「公平經濟結構改革」「外交戰略自主」,旨在重塑韓國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

      在經濟領域,李在明提出兩項關鍵舉措:一是將最低工資提升至每小時1.5萬韓元(按2025年6月3日匯率約合78元人民幣),較現行標準提高約15%,直接惠及約560萬低收入勞動者;二是投入50萬億韓元(約合2608億元人民幣)支持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戰略產業,其中3.6萬億韓元將通過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低息貸款,重點扶持半導體材料、設備等薄弱環節,同時延長研發稅收抵免至2027年,最高可達投資額的50%。這一計劃旨在應對全球半導體競爭,尤其是中國市場需求變化——2024年韓國對中國大陸半導體出口占比已降至33.3%,但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仍有近30%的營收依賴中國市場。

      外交政策轉向是李在明施政的另一核心。他明確表示將修復尹錫悅時期陷入「最糟糕狀態」的中韓關系,承諾重啟韓中日領導人峰會,并推動中韓自貿區升級談判。根據2025年4月達成的協議,中韓零關稅商品覆蓋率將從90%提升至95%,預計未來三年雙邊貿易額突破5000億美元。這一政策調整直接利好韓國半導體產業:SK海力士2024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收入達8.61萬億韓元,同比增長超一倍,而中韓在HBM(高帶寬內存)等領域的合作有望突破美國技術限制。

      在安全戰略上,李在明宣布叫停美韓日三方軍事同盟進程,主張「戰略自主」外交。他計劃暫停薩德反導系統新增部署,并強調「韓美同盟是外交基石,但不應犧牲韓國經濟利益」。這一立場與尹錫悅時期的「價值觀外交」形成鮮明對比,尤其在臺灣問題上,李在明明確表示「不介入」,避免因地緣政治摩擦影響中韓經貿合作。


      行業變局:關稅、供應鏈與市場機會



      1. 半導體:政策紅利與技術博弈下的中韓協作深化

      韓國半導體產業在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面臨結構性調整。李在明政府延續技術立國戰略,計劃 2030 年前將綠色能源占比提升至 35%,并配套 50 萬億韓元(約 370 億美元)資金用于半導體產業升級,重點推動存儲芯片、AI 芯片等高端產品研發。作為韓國半導體最大出口市場(占其出口總額 60%),中國在成熟制程芯片封裝、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領域與韓方形成互補,雙方可依托中國市場規模優勢與韓國技術積累,探索存儲芯片定制化生產、AI 芯片聯合設計等深度合作模式。但地緣政治風險同步加劇,美國將韓國列入 "敏感國家" 清單,對 19 類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尤其是極紫外光刻機(EUV)對華供應受限,迫使韓國企業在中美技術路線中面臨?"選邊"?壓力。在此背景下,中韓可能構建?"市場 - 技術"?非對稱合作體系:韓方擴大成熟制程芯片產能布局,中方開放存儲芯片應用場景,降低供應鏈斷裂風險。

      2. 汽車與鋼鐵:關稅沖擊倒逼產業轉型與區域協同

      汽車行業首當其沖,美國自 2025 年 4 月起對韓國汽車加征 25% 關稅,導致現代、起亞等車企對美出口量驟降 42%。韓國政府推出 3 萬億韓元(約 20 億美元)緊急援助計劃,推動車企加速轉向東南亞、中東市場,并將電動化作為核心突圍方向。中國憑借電池產能占全球 70% 的優勢,可與韓方在三元鋰電池技術迭代、自動駕駛算法數據共享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同開拓新興市場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鋼鐵行業同樣承壓,美國鋼鋁關稅從 25% 提升至 50% 后,現代制鐵等企業被迫縮減產能,部分中低端產線計劃向中國轉移。中國鋼鐵企業需警惕低價競爭,同時聚焦高端化合作 —— 雙方在汽車用熱成型鋼、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鋼材等領域技術互補,聯合研發可提升全球高端鋼材市場議價能力,預計 2025 年中韓高端鋼材貿易額有望增長 15%。

      3. 農業與服務業:自貿談判突破催生新增長點

      農產品貿易壁壘有望松動,李在明政府為緩解民生壓力,擬放寬生鮮蔬果、食品加工原料進口限制。韓國年進口中國農產品超 30 億美元,目前大蒜、辣椒等加工原料關稅達 30%-50%,未來可能通過配額擴容、關稅減免等方式降低準入門檻。中國農業企業可依托 RCEP 區域冷鏈物流網絡,擴大有機蔬菜、預制菜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預計 2025 年對韓農產品出口額將突破 50 億美元。服務貿易領域,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聚焦金融、法律、醫療等領域。韓方希望中方擴大外資券商持股比例至 51%、開放跨境醫療旅游試點,而中方推動物流數據互通、跨境電商結算便利化。這為中國企業創造多重機遇:物流企業可參與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智慧倉儲建設,跨境電商平臺能借助韓方美妝、保健品供應鏈拓展東亞市場,醫療企業可探索?"醫美旅游 + 跨境診療"?合作模式,預計 2025 年中韓服務貿易額將突破 200 億美元。




      往期文章推薦:


      專注外貿領域知識分享


      外貿出口退稅操作指南

      外貿客戶更愿意選擇工廠還是貿易公司?

      為什么要開發越南市場?越南市場開發攻略

      外貿必看的國際貿易法規

      外貿業務員必須收藏的國際貿易平臺!

      ●外貿企業需要掌握哪些單證?

      WhatsApp終極使用攻略:發現一切功能、技巧和隱秘功能

      外貿獨立站全套運營玩法,建議收藏!

      ●外貿人必須掌握的外貿營銷策略和趨勢


      關注外貿獨立站全球營銷,分享更多外貿干貨

      ? ?↓↓↓? ??




      點贊(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