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姐。
87年二寶媽,8年甲方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營銷轉型新個體創業者,中文名伍燦(CAN),英文名Cassie,點擊下方關注:
上周六我們進行了一次VIP社群的線下高能量小聚
建議大家多出門,出門能改命:
“喬布斯在斯坦福演講時說:你永遠不知道哪塊地磚下埋著寶藏,但站著不動的人連彎腰的機會都沒有。
硅谷投資人納瓦爾有句話特別狠:現代人最大的幻覺,就是以為坐在家里刷手機能認識世界?!?/span>
所以說,我們要多走出去深度交流,坐在家里是沒有機會的。

這次聚會除了討論我們常常說起的品牌推廣,團隊搭建,社媒網紅營銷,短視頻玩法,獨立站運營,日本市場機會和趨勢等等之外
還探討了關于元宇宙,web3.0之類的話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話題C姐印象深刻,就是一個跨境初創企業,做到人均多少GMV才算邁過了生死線
算是比較健康的模式了?
今天也更新到公眾號,讀者老板們也可以就這個話題在評論區發表一下你的看法以及你公司模式
我們線下小聚的流程是:
先簡單自我介紹認識彼此;
然后干飯;
干飯之后C姐給2024年VIP社群優秀會員到場群友頒發證書;
接下來就是每個人說下自己目前的困惑卡點焦慮點。
其中有一個UU說:TA現在自己創業了,做獨立站,有一年左右了,七八個人,勉強維持盈虧平衡小有盈余的狀態,目前的困惑是,有更多市場更多平臺,不知道人效多少可以拓展,以及不知道目前的人效是否健康,就需要一個概念,也不知道這個概念究竟是多少?
另外一個老板回答說:小的公司發展初期其實是看創始人本身就是你,你想啊如果招一個高管,待遇很高很高,那他有沒有實際產出?如果工資又高,實際產出又少,最后只有一個結論:就對面那個結論(對面坐的是一位回家鄉創業的群友說忙忙碌碌一年算下來分到手上的錢還沒之前打工多,純粹是回家鄉提供工作崗位了),給政府打個工,創造了就業,創造了稅收,交了社保,自己并沒有賺到錢,哈哈哈。
還有初創企業前期投入缺乏資金的問題:
這個其實是看老板的戰略部署,老板說沒有資金投入大概率是不想投入或者說沒有想明白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否則他只要看準了會有很多辦法讓他找到錢。(所以很多初期的投入可能是在為未來布局,不過初期最重要的依然是活下來賺到錢)
回到上面的話題:
跨境初創型企業的人均產值達到多少才算健康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行業的產值標準不同。例如,軟件行業人均產值較高,而傳統制造業則相對較低。初創企業在初期往往人均產值較低,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運營效率提高,人均產值會逐步增加。對于初創企業,控制成本和提高毛利率是關鍵。如果人均產值在50萬到100萬之間,通常能實現保本,但需要維持較高的毛利率。
但是正常公司一般沒有那么大的毛利率,那么要做到人均產值200萬才能說老板可以過得不錯,模式也不錯。不然就是在提供就業崗位而已。
最后,一些提升人效的tips:
能標準化執行的工作自己搞好SOP然后盡量外包(比如設計,但是需要物色到能長期穩定合作的會更好點)
初期找一個能力較為全面的人用高提成來激勵
(好比其中一個群友就說她一開始基本是沒有底薪的在給一個初創公司做獨立站整體搭建,只拿提成的形式,不過那時候她自己還有本職工作,到了這邊差不多穩定收入變高的時候才徹底過來這個項目。這樣她老板的人效也高,她自己也低風險)
你目前遇到的困惑是什么?評論區見。
期待下次聚!
加入VIP群:
報線下課: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