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國進出口企業正面臨關鍵轉折點。海關管理革新、技術性貿易壁壘迭代、新興領域監管細化,以及區域協定深化等16項核心新規的落地,不僅重塑了通關流程與認證體系,更對企業戰略調整提出迫切要求。從《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重構申報生態,到歐盟碳足跡法規倒逼供應鏈綠色轉型,新規矩陣已覆蓋貨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企業若想在變局中搶占先機,需構建“風險預警+技術合規+政策響應”三位一體的應對機制,將挑戰轉化為提升競爭力的契機。
一、海關申報管理重大變革
1.?《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生效
·實施時間:2025年5月1日 ?
·核心變化:
? 延長出口提前申報期限至7天,企業可更早獲得通關確定性;?
? 明確電子數據報關為默認模式,紙質報關僅作為例外;?
? 新增“徑予放行”條款,符合信用條件的企業可快速通關;?
? 刪除報關人員備案要求,與《海關法》簡化趨勢銜接。
2.?主動披露免罰政策深化
·依據:海關總署2023年第127號公告 ?
·數據支持:上海海關實施一年免罰率達98.3%,線上申報占比超90%; ?
·建議:企業需建立自查機制,尤其關注特許權使用費、運保費申報等歷史遺留問題。
二、技術性貿易措施升級
3.?全球食品接觸材料嚴管?
·歐盟:限制雙酚A使用范圍,進口食品包裝需符合新標準; ?
·阿根廷:再生纖維素膜需通過特定認證,染料合規要求提高;
·應對:出口企業需更新供應鏈材料清單(BOM),避免使用禁用物質。
4.?美國食品監管加碼?
·溴化植物油禁令:2024年8月已生效,含BVO的食品(如部分飲料)需調整配方; ?
·潛在風險:FDA或擴大對進口食品添加劑的抽樣檢測頻率。
5.?海灣國家食品標準整合?
·新規:GSO更新果汁、飲料標準,要求標簽標注維生素含量、熱處理類型; ?
·注意:新鮮果汁禁止添加防腐劑,中企需調整生產工藝及標簽設計。
6.?危險品管理多國聯動?
·歐盟:修訂RoHS指令(鎘豁免收緊)、廢食用油進口要求; ?
·日本:加強汞污染防控,涉及電池、照明設備出口;
·合規成本:企業需增加第三方檢測報告頻率,預計認證成本上漲15-20%。
三、新興領域合規挑戰
7.?電動汽車安全標準升級?
·美國:發布電池安全、自動剎車系統新規,影響新能源車出口;
·印度:新增兩項安全標準,需提前6個月送樣檢測。
8.?電子電器產品準入門檻提高?
·泰國:加熱液體電器(如電熱水壺)需通過新安全標準;
·巴西:二次鋰蓄電池需符合IEC 62133認證; ?
·歐盟:激光產品新標準9月強制執行,涉及測距儀等設備。
四、貿易便利化與風險并存
9.?低值貨物免稅政策試點?
·背景:中小微企業進口成本壓力大,多國已實施(如美國免稅額較高);
·國內動向:商務部提及研究低值貨物免稅,或擴大跨境電商B2B試點范圍。
10.?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趨嚴?
·歷史案例:2016年新政后,行郵稅轉為貨物稅,單次限值2000元; ?
·2025趨勢:或加強海外倉頭程物流監管,要求全程數據可追溯。
五、區域貿易協定深化
11. RCEP原產地規則優化?
·動態:日本、韓國或簡化部分工業品原產地證書申請流程;
·建議:企業利用“經核準出口商”制度,自主簽發原產地聲明。
12.?中歐班列集拼業務試點?
·政策:海關支持多式聯運“一單制”,減少重復申報; ?
·風險點:需確保拼箱貨物均符合各自原產地規則。
六、環境與社會責任要求
13.?歐盟碳足跡法規落地?
·電池碳足跡法規:要求披露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涉及鋰電池出口;
·合規建議:聯合供應商建立MRV(監測-報告-核證)體系。
14.?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
·歐盟新規:要求進口電子產品符合可維修性、可回收設計標準;
·應對:出口商需提前調整產品結構設計,避免滯港風險。
七、特殊地區政策紅利
15.?海南自貿港徑予放行?
·新規:特定企業進口展品、設備可免予現場查驗;
·適用條件:需符合AEO高級認證且提前備案。
16.?橫琴粵澳合作區簡化申報?
·試點:澳門CEPA項下貨物可免交部分隨附單證; ?
·注意:需確保商品編碼與備案范圍完全一致。
往期文章推薦:
專注外貿領域知識分享
●WhatsApp終極使用攻略:發現一切功能、技巧和隱秘功能
關注外貿獨立站全球營銷,分享更多外貿干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