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一好,我是任朝茜。

      上周,我們的合伙人方總和我聊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他說:"現在跨境電商有個普遍的困擾,但只有那些已經花過大額營銷費用,特別是投入過大幾百萬以上的企業才真正體會到。那些還沒有大規模投入營銷費用的企業,可能都還沒意識到自己即將踩到什么坑。"

      他給我舉了兩個典型案例。

      第一位是燈具的大賣。老板很苦惱地跟我說,他們投入200萬做品牌宣傳,包括網紅合作、PR稿件發布等一系列活動。看到ROI數據后,他非常生氣,認為這些投入完全沒有效果,打算直接砍掉品牌宣傳的預算。
      另一位是飾品的大賣。她每年開春都會感嘆同樣的話:"今年特別難做,轉化率很差。"仔細了解后發現,她的營銷策略完全依賴于購買流量,從未進行過真正的品牌建設和用戶運營。沒有品牌積累,沒有用戶沉淀,就像在沙灘上建城堡,今天建起來,明天就被潮水沖走,不得不重新開始。

      方總說:"你看,沒花過營銷費的人完全不知道有這個坑,花過的人意識到了問題,但可能只看到了表象:覺得錢白花了,卻沒找到問題的本質。"

      2月份,雨果大會我們的展位上,很多客戶來詢問營銷問題

      從這兩位朋友的經歷中,我看到了跨境電商領域普遍存在的兩個營銷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把品牌營銷費用等同于買流量。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做品牌宣傳,卻用購買流量的思維來評判效果,導致投入巨大但效果不佳,最終對品牌建設失去信心。
      第二個誤區是只重視買流量,完全忽視品牌建設。這些企業陷入了"年年買流量,年年起步難"的惡性循環,每年都要從零開始積累用戶,卻始終無法建立起持續的競爭優勢。
      這是平臺和渠道給跨境賣家的一個善意的謊言:只要持續投入流量,就能維持業務增長。但現實是,如果不改變這種思維方式,企業就會陷入兩個嚴重后果:
      品牌營銷投入的性價比持續走低,以及永遠無法擺脫對平臺流量的依賴。
      品牌營銷的目的不是為了花錢,而是為了不花錢。

      說得更具體一點,是為了將來不花一分營銷費用也能有持續的流量和用戶心智。要走出這個困境,企業需要重新認識品牌建設和流量運營的關系,系統性地構建自己的營銷肌肉。這不是簡單的買流量或做品牌,而是需要從五個維度進行全面建設。
      下面我會詳細聊聊這五個維度,內容比較多,建議先收藏起來慢慢看。如果你也在為品牌營銷的事情發愁,歡迎找我們交流。


      01.

      產品矩陣:從單品突破到體系構建

      圖片
      首先,最根本的是產品矩陣的構建。
      很多亞馬遜賣家會問:我的產品在亞馬遜上是Best Seller,為什么不能直接拿來做全渠道營銷?
      讓我舉個例子,我們有個客戶做嬰兒吸鼻器,在亞馬遜上客單價不到20美元,因為有平臺流量支持,所以能賺錢。但是當他想要跳出平臺時,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其他渠道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在30-50美元。更糟糕的是,這類產品復購率極低,產品只能用到孩子2歲,而且一個孩子一年最多買一個,這意味著客戶終身價值(LTV)可能只有20美元左右。這樣的產品根本無法支撐獨立營銷的成本。
      在這個品類中,Frida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這個品牌最初也是靠一個11美元的嬰兒吸鼻器在亞馬遜起家,但他們沒有停留在單品階段。他們逐步開發了包括嬰兒拍屁器、嬰兒加濕器、嬰兒指甲刀等在內的完整嬰兒護理產品線,并將這些產品打包成100多美元的嬰兒護理套裝。
      通過提供完整的嬰兒護理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產品,Frida成功實現了從平臺到全渠道的轉型。

      再舉一個相反的例子。家具品類的產品客單價很高,動輒幾百美元。但在社交媒體上做營銷時,會發現家具并不是一個能觸發沖動消費的品類,用戶很難直接下單購買。
      市場上一些成功的家居品牌會通過設計客單價30-50美元的小件家居產品作為引流款,這類產品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和傳播性,很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互動和分享。用戶購買了這個低價位產品后,自然而然會被引導到更多高價值的產品線。

      從這些真實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需要重新構建產品矩陣,包括:

      • 引流款:客單價較低,社交屬性強,適合快速獲客

      • 復購款:提升客戶終身價值

      • 利潤款:確保整體盈利能力

      關鍵是要根據不同品類的特點,設計合適的產品組合。對于客單價低的品類,需要通過復購款來提升客戶價值;對于客單價高的品類,則需要通過引流款降低獲客門檻。只有構建起完整的產品矩陣,才能真正支撐起全渠道營銷的成本結構。



      02.

      品牌定位:建立統一的品牌心智

      圖片

      其次,品牌定位必須清晰明確。

      為什么要強調品牌定位?因為如果沒有統一的品牌心智,即使你有了完整的產品矩陣,每個產品的營銷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想象一下,如果你只是單獨銷售每個產品,用戶買了你的引流款后,為什么要繼續購買你的其他產品?沒有品牌認知的支撐,每次營銷都要從零開始,這樣的獲客成本將會非常高。

      以YETI為例,這個品牌最初是做保冷箱起家,目標用戶是釣魚、狩獵、攀巖等戶外運動愛好者。但他們發現保冷箱客單價太高(200-1000美元),復購周期太長,難以快速獲客。于是推出了保溫杯作為引流款,這兩個產品都是針對同一核心客戶(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同一心智點(保冷)。既保持了戶外保冷的品牌定位,又降低了購買門檻,還具備很強的社交傳播屬性。

      正是因為有了統一的品牌心智,當用戶買了YETI的保溫杯,認可了它的保冷性能,自然會考慮購買同品牌的保冷箱、背包等產品。現在YETI已經從單一的保冷箱品牌,發展成為戶外保冷領域的第一品牌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品牌定位不是賣產品本身,而是要找到核心用戶群體,明確他們對品牌的心智點。只有在統一的品牌心智下開發不同產品,才能讓每一次的營銷投入都在強化品牌認知,讓用戶從單次購買轉化為品牌忠實用戶。


      03.

      用戶流量模型:從科學獲客到用戶資產沉淀

      圖片

      第三,需要構建科學的用戶流量模。

      在建立了清晰的品牌心智后,下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讓目標用戶找到我們的品牌,并最終轉化為品牌資產?

      這就需要一個科學的用戶流量模型。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簡單地買流量,在各個平臺投放廣告。但實際上,這是一門精細的"用戶資產構建藝術"。一個好的用戶流量模型應該基于產品矩陣來設計,通過多渠道協同運作,不僅要帶來短期的銷售轉化,更要實現用戶的長期沉淀。

      為什么需要構建用戶流量模型?因為在全渠道營銷中,如果沒有科學的流量獲取和轉化策略,就會陷入兩個極端:要么盲目投放導致費用浪費,要么單一渠道難以規?;?。

      一個好的用戶流量模型,就像是給營銷肌肉找到最合適的"營養配方",通過多渠道協同,既要確保效果可衡量,又要平衡短期轉化和長期積累。

      我們繼續用YETI的例子來說明用戶流量模型構建的兩個核心要素:科學獲客和用戶沉淀。

      首先是科學獲客。我們要明確用戶在哪里?他們在網上活躍的場景是什么?以及用戶感興趣什么話題?

      YETI的目標用戶(戶外運動愛好者)在網上的活躍場景:

      Reddit等戶外運動論壇:用戶會在這里分享戶外裝備使用體驗,討論釣魚、露營技巧;

      YouTube:觀看釣魚、狩獵、露營等長視頻內容,特別關注專業戶外運動KOL的裝備測評;

      搜索引擎:經常搜索戶外裝備選購建議、使用技巧、戶外活動攻略等知識性內容。

      專業戶外媒體:經常瀏覽Field & Stream、Outdoor Life等戶外運動媒體網站,關注裝備評測和戶外活動資訊

      從這些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特別關注的話題:戶外裝備的實際使用體驗、專業的裝備測評和對比、戶外活動的技巧和攻略、極限環境下的產品性能表現等。

      基于這些用戶特征,YETI構建了一個多維度的用戶流量模型:

      1. 搜索引擎營銷:針對戶外裝備相關的高意向關鍵詞;

      2. 社區運營:在Reddit等戶外論壇開展話題互動;

      3. KOL合作:與YouTube上的戶外運動博主合作;

      4. 論壇營銷:在戶外運動媒體和論壇發布引導性內容,吸引目標用戶。

      但獲客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要建立用戶沉淀機制。在YETI的用戶流量模型中,用戶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 冷流量階段

      • 用戶第一次接觸品牌
      • 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
      • 也不了解我們能為他們解決什么問題
      2. 暖流量階段
      • 用戶意識到自己的需求
      • 開始了解我們的品牌價值
      • 認為我們可能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3. 熱流量階段
      • 清楚自己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 深入了解我們的產品價值
      • 即將做出購買決策
      4. 已購用戶階段
      • 通過使用產品驗證了價值
      • 對品牌建立信任關系
      • 具備復購潛力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不是一個線性過程,而是一個循環。一次購買周期的結束,其實是新的購買周期的開始。通過精細化運營,我們要讓用戶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最終實現用戶資產的持續沉淀。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用戶流量模型不僅是一個獲客工具,更是一個用戶資產構建系統。只有這樣,品牌才能真正走進用戶的生活,而不是簡單地出現在他們的廣告欄里。



      04.

      品牌宣傳:協同產品的長期布局

      圖片

      前面我們講到了產品矩陣、品牌定位和流量模型,但很多企業還在困惑:我們投了很多錢做品牌宣傳,為什么效果總是不理想?

      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需要先理解品牌宣傳的本質。它不是簡單的產品曝光,不是一次性的營銷活動,更不是追求短期ROI的銷售工具。品牌宣傳的真正目的,是要在目標用戶心智中建立持久的品牌信任。

      想象一下,當你的品牌能夠實現對目標用戶的"三重包圍":

      • 時間包圍:在用戶的各個生活時段自然出現

      • 空間包圍:在用戶活躍的各個場景中展現

      • 圈層包圍:在用戶所在的社群和社交圈中形成影響

      這樣的品牌宣傳,就像是在用戶生活中織起一張精密的網,讓品牌360度地出現在目標用戶的視野里。但關鍵是,我們不是每次出現都要賣貨,那樣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抗拒。真正的目標是讓用戶記住我們的品牌心智和價值主張,而不是單一產品的功能賣點。

      那么,如何做好品牌宣傳?讓我們看看YETI的案例:

      首先,YETI的品牌宣傳始終圍繞"Built for the Wild"(為野外而生)這個核心理念。他們不是簡單地宣傳產品性能,而是通過講述真實的戶外探險故事,展示產品如何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可靠伙伴。比如,他們會拍攝專業釣魚人在阿拉斯加冰釣的真實場景,或者狩獵者在野外的探險故事,這些內容既體現了產品價值,又強化了品牌理念。

      其次,YETI的品牌宣傳與產品策略高度協同。當他們推出新的露營裝備時,不會簡單地做產品廣告,而是會策劃一系列戶外探險主題的內容,讓新產品自然地融入到這些故事中。這樣的宣傳既服務于短期的產品推廣,又在持續強化品牌的戶外專業形象。

      再次,他們非常注重內容的持續性和一致性。無論是社交媒體、官網博客,還是線下活動,所有的品牌表達都在傳遞同一個信息:YETI懂戶外,懂專業用戶。這種持續的積累才能真正建立起品牌影響力。

      這告訴我們,好的品牌宣傳應該:

      1. 始終圍繞品牌核心定位

      2. 與產品策略緊密協同

      3. 注重內容的持續性和一致性

      4. 平衡短期推廣和長期建設

      5. 關注用戶真實場景和故事

      最后要強調的是,品牌宣傳的效果不能用簡單的ROI來衡量。它更像是在用戶心智中種下一顆種子,需要時間去生根發芽。正確的評估方式是看用戶對品牌的認知是否加深,品牌與目標用戶的情感連接是否增強,這些才是真正的品牌資產。

      那么,品牌宣傳的預算應該如何規劃?根據行業經驗,一般建議將年銷售額的8%-12%用于品牌宣傳投入。具體比例可以根據品牌所處的發展階段來調整:品牌初創期可能需要更高的投入比例,而成熟品牌可以適當降低比例。

      重要的是保持投入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而不是追求短期效果的大起大落。



      05.

      組織建設:夯實營銷能力基礎

      圖片

      前面我們講了產品矩陣、品牌定位、用戶流量模型、用戶運營和品牌宣傳,但要讓這些策略真正落地,還需要強大的組織能力支撐。就像一個運動員,除了比賽策略,還需要科學的訓練體系和專業的后勤保障。

      營銷組織能力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 組織架構的搭建

      2. 標準化流程的建立

      3. 人才能力的培養

      營銷組織能力建設的關鍵在于:

      1. 建立清晰的責任體系

      2. 形成高效的協同機制

      3. 保持執行的標準化

      4. 確保人才的持續供給

      5. 構建學習進化的文化

      最后要強調的是,組織能力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續投入和耐心積累。就像練習舉重,既要有科學的訓練計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執行力,才能真正練就強大的營銷肌肉。

      最后寫一個結語:從燒錢營銷到持續增長

      回到開頭我們提到的兩個案例:一個企業花了200萬做品牌卻看不到效果,另一個企業年復一年地買流量卻始終無法突破。這些都不是個案,而是跨境電商普遍面臨的困境。

      但營銷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燒錢。相反,好的營銷策略應該幫助企業逐步減少對付費流量的依賴,建立起持續的自然增長能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營銷肌肉"。

      構建營銷肌肉需要系統思維:

      • 產品矩陣讓我們有了可持續經營的基礎

      • 品牌定位幫我們找到了差異化競爭的方向

      • 用戶流量模型確保我們能科學地獲取和轉化用戶

      • 品牌宣傳幫我們建立了長期的市場影響力

      • 組織建設則為以上一切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五個維度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它們就像是一套完整的健身計劃,需要科學、系統、持續的投入,才能練就真正的營銷肌肉。

      我們的目標不是花更多的錢,而是讓營銷更有效率。當你的品牌真正走進用戶的生活,成為他們信賴的選擇,那時的增長才是真正持續的。

      如果你正在思考企業的營銷戰略,歡迎與我們深入交流。
      交個朋友

      圖片


      點贊(18)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