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站作為企業的品牌官網,是企業自己專屬的陣地,
傳播資訊的速度更快,更新內容更便捷,展示的形式更多元化。
通過獨立站域名或者APP,可以不斷累積企業品牌,
既可以提升產品的消費者信賴度,又可以為品牌賦能做好鋪墊。
外貿企業可以通過獨立站,展示品牌榮譽資質,產品優勢特點,
客戶好評反饋,服務保障體系等……
并且將優質的內容貫穿整個網站,
合理布局關鍵詞,提高網站的谷歌排名,
讓獨立站作為企業的品牌名片更容易被外國采購商搜索到。
| 維度 |
阿里巴巴國際站 |
獨立站 |
| 流量來源 |
平臺內部分配流量(60%付費廣告+30%活動流量+10%自然流量),依賴阿里規則調整 |
自主獲取流量(Google SEO/Ads、社媒引流),需長期積累但流量所有權歸企業 |
| 成本結構 |
基礎年費4.58萬起(含AI+直通車),金品會員+推廣年投入超10萬,隱性成本高(刷單、活動) |
首年建站成本約0.9-2萬,續費每年幾千;推廣費靈活(如月投5000元Google Ads) |
| 客戶質量 |
詢盤量大但質量參差(同行比價嚴重),轉化率低(約193元/詢盤) |
精準客戶為主(搜索關鍵詞直接觸達需求),轉化率高,客戶粘性強 |
| 品牌控制 |
受平臺規則限制(如禁用WhatsApp),難以塑造品牌差異化 |
|
| 數據資產 |
|
|
Made in China、阿里巴巴等國內B2B平臺也是有在谷歌上面做關鍵字競價,
優化、這也說明再強大的平臺、公司也是需要借助谷歌進行推廣。
阿里巴巴這些平臺利用Google為自己網站引流,
再將流量分給在阿里上投廣告的網站,無疑等于平臺收錢,
付一部分給Google,再賺一部分,增加了你的營銷成本。
而企業直接通過Google進行關鍵詞推廣,帶來的流量直接到自己網站,
和平臺在同一個位置,相當于是和平臺一起競爭流量,
而不會出現平臺上與眾多同行競爭拼價格的情況,
另外Google的關鍵字出價相對平臺出價要低的多。
將數據100%留存在自己手里,實現數據安全和增值,
目前第三方平臺只開放了部分數據,
并且很多核心的用戶數據是不對賣家開放的。
但是在獨立站上,所有數據都屬于企業,
企業除了對數據的安全性有掌控之外,
還可以實現數據的二次開發,
源源不斷的挖掘數據價值。

自主權高,避免規則制約,由于平臺是自營,
靈活性非常高,不必擔心平臺規則的變動會影響運營,
同時可以通過產品設計,提高商品的溢價空間。
交易傭金成本低,減少了向第三方平臺繳納的交易傭金或年費,
客戶對公司產品的意見,對公司的建議,可以即時得到并迅速反應,
然后通過網站再反饋給客戶,這是公司與客戶溝通的自主渠道。
預備一些日常需要客戶填寫信息的表格,將它變成電子表格并發布到網上,
并通過活動報名——收集大量客戶信息,組建自己的潛在客戶信息庫,
并在網上或網下追蹤,一定會挖掘出很多新客戶。
目前市場白熱化競爭導致各家產品趨于同質化,
繼而售前+售后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各大企業都在發力宣傳各自的“客戶至上”服務理念。
網站是一個交互性極強、反應迅速的自家媒體,
通過網站搜集消費者的信息及反饋,有助于加強客戶服務的質量跟蹤,
優化服務工作中的不足,從而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客戶口碑。
通過自己的獨立網站,最省錢、高效地向外界提供企業的相關信息,
新產品開發、股票價格、經營情形等。
另外,在收集企業信息時要確定您的目標訪客群體,
要了解客戶訪問你網站的動機,然后有針對性地提供網站信息內容,
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才能更好地吸引訪問者。
在工作過程中,常常會碰到客戶提出的各種問題。
而其中,有很多問題是重復的。
因此,可以將客戶最常提問的類型進行匯總,并給出答案,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FAQ,而不必再為重復回答這些問題而煩惱,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客戶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真實需求是什么,
而當客戶瀏覽各種商品與服務的花樣信息時,
潛在需求又以某種形式被激發,再形成消費。
現代廣告及市場營銷的一大課題也是如何激發、釋放這種潛在需求。
在網站營銷方面,我們一樣可以在行業資訊上進行內容營銷,
給瀏覽者一個增長相關知識的空間,并巧妙地將產品信息結合在相關資訊之中,
從而達到刺激瀏覽者潛在需求的目的。
互聯網是與顧客溝通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推廣新產品的重要渠道。
通過互聯網可從各方面大力推廣新產品,
測試新產品的市場反應,并得到即時的反饋。
< 這么多好處,那獨立站到底難不難做?>
1.如果從技術層面來看,比如網站搭建,市場上已經有成熟的模塊化系統,
快速幫用戶搭建好站點;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講,
建立一個獨立站根本不難,當然如果說流量達到一定量級的話,
是需要建立內部的技術團隊來運維。
?
獨立站的核心難點其實是運營和流量獲取,
這也是導致很多跨境電商企業獨立站做不起,甚至虧損的原因。
獨立站的運營與第三方平臺的是不同,
第三方的運營是基于平臺的規制和平臺用戶的屬性來決策執行的,是對商品的運營。
但獨立站是從零開始的,它要面向的消費群體、平臺的屬性、用戶的購物體驗等,
全都是企業自己設計的,等于企業既要運營平臺還要運營商品,
這對企業的運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2.流量的價值核心指標在于轉化率,沒有好的轉化率,
再多的流量進入網站也是白費。所以,要做好流量推廣:
第一步是做好引流,引流的方式有很多像Facebook商業廣告、
Google Ads、KOL、信息流,再營銷、DSP,SEO等等,
但不同的流量來源,流量的“質量”也不一樣,
需要將“平臺-商品-流量屬性”三者進行匹配,確定最優的流量來源。
第二步是做流量轉化,流量轉化可以分為展示量-點擊率-下單率-復購率,
最后形成交易。在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優化,
從展示方式、圖片設計到支付設計都要做好用戶體驗,
這部分非常考驗精細化的運營。
3.獨立站的可操作空間很大,但不代表你做一個獨立站就生意爆棚了。
獨立站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打理。
不然,人家怎么找到你呢,找到你又憑什么選擇你呢?
?
一個合格的獨立站一定相當于數個業務員。
企業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運營模式?
獨立站擁有著它得天獨厚的優勢,企業想要獲得長期的發展,就要走“獨立建站→海外自主營銷→樹立品牌→形成特定市場的品牌優勢”這樣的一條路。獨立站有最大的優勢,一方面可以把用戶的數據和信息抓到自己的手里,形成自己的流量池。二來不受第三方平臺的限制,獲客成本就大幅度降低,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
但有一點是獨立站不像第三方平臺,一開始沒有知名度,網站流量極其稀少,初期是沒有原始流量的。想要運營好,就需要外貿企業前期投入金錢進行付費引流。
如果出口企業想進行短期銷售變現,可以選擇第三方平臺,憑借第三方平臺擁有的大量用戶與流量曝光,無需額外推廣成本就能增長產品銷量,借助平臺的力量,最快速實現出海。
兩種模式有利也有弊。企業可以投平臺,但不是孤注一擲投平臺,做獨立站也一定要結合外部所有流量渠道一起玩。目前平臺站已成為紅海市場,獨立站才是企業最終的終局,而平臺只是你眼前的一個臺階。
1.立足平臺,保證生存。
2.搭建獨立站+進軍谷歌等搜索引擎+社媒引流,謀求發展。
外貿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首先要搭建好自己的品牌旗艦店(獨立站),同時社交頻道也要搭建起來。搭建好了線上基礎設施之后,就要通過數字營銷去精準找到客戶。
●?獨立站成本很低,減少了向第三方平臺繳納的交易傭金或年費,不再受平臺諸多細則的制約,也沒有了封號的風險。
● 獨立站運營僅僅需要投入一些精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立站會發揮源源不斷的成效。
● 無論是在收集客戶資料、宣傳品牌、打開外貿銷路、提升外貿業績等方面,都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