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進的過程中,方向比速度更加重要。


      • 理財的目的是控制未來的不可知給家庭帶來的風險。

        存錢,買保險,投資都是理財的一種。

        先學會最簡單的,存錢。再學習如何配置保險,最后再學投資。


      • 不要高估人性,不要將提高財產和個人安全系數的可能交給任何組織,組織只能保證相對公平和基本的安全。


      • 人類有一個共通的潛意識,自大。

        如果到某地旅游,恰好陽光明媚,你總是不自覺地認為,天氣好像因我而好。

        會議上你的想法被人駁回,你總是潛意識認為對方說得有問題。

        思考時,已被自己認定的觀點,你一定會不斷地尋找此觀點的支撐點。

        以上都是因為自大形成的潛意識,這很正常,是人的本性。

        1,2兩點,很容易被已發現問題的人優化思維模式。第三點是最難的,因為這個需要思維內部主動創造矛盾,并兩相博弈。

        有個好的方法,將內部創造矛盾,轉移為外部創造矛盾。把問題拿出來,與人討論,或與AI討論。

        終極方案,仍然是建立全新的思維模式,因為生活中需要潛意識決定的事情遠遠大于理性思考。


      • 不遷怒于人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維度去思考現狀,不糾結于當下的困境和難題,而是爬上樓梯,從上往下看。找到發生這件事的源頭原因,再思考如何救火,然后再思考如何通過高維度的方法抑制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降低救火的頻率。


      • 想,發現甚至創造問題。做,解決問題。


      •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 壟斷帶來的最大弊端不是壓榨,而是使社會失去活力,無活力就沒有創新。

        自秦漢以來,所有朝代都是集權利于一人,少有的讀書人僅有一家公司可選,并將生命寄放在朝廷之上,生殺予奪,都畏于一人所言。長此以往,整個國家不再有任何活力,也不允許有活力,以至增加管理成本。

        先秦以上,春秋時期,為何百家爭鳴。核心原因在于社會活力,人的活力和思維的活力被包容的程度。為什么,因為春秋時期,公司眾多,君與臣的地位接近相同。君有恩于我,或重用我,我就留。若不重用,或昏庸而不聽勸誡,則,可離。

        這些是先秦儒家和漢代獨尊儒術,兩者之間的區別,這兩種儒,早已不是一種儒。

        先秦的儒是一種思想,君君臣臣,君若君相,臣便臣相。君若非君,臣將不臣。

        漢代之后的儒是一種工具,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


      • 如果看到任何東西都覺得懂,能說個123,這個時候就要警惕自己心中的惡魔,不要把它放出來,它能吃掉你的好奇心。


      • 目標不是拍腦袋定出來的,而是分析數據或分析當下狀況的過程中發現的。通常,一件事情感覺亂糟糟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因為沒有梳理清楚核心目標。


      • 做項目有時候跟賭博很像,在關鍵勝負手和轉折點時,你會有多個選擇,但是有兩個選擇永遠都在,及時止損和繼續加注。人很容易掉進這個漩渦中,無法自拔。

        這不是簡單的加或減,也不是簡單的虧損或盈利,而是現在和未來的博弈。我們總是期望能夠提高決策的成功率,但是卻忽略了學習提高決策能力的能力。


      • 遇到困境時,第一想法一定是怎么解決問題,而不是推卸責任或追溯問題。先思考如何救火,再思考如何防火。



      點贊(7)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