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劉潤? ? 主筆?/?萬青? ??責編?/ 瑩瑩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1644篇原創文章
一家公司想要做大事,就必須有一套非常高效的協作機制。一個組織,成員們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其背后必然存在一條核心管理執行原則:
組織成員中,每個人都扛著自己的責任往前走,并愿意把后背交給彼此。
那么,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如何做到,讓團隊成員踐行這一條核心原則呢? 也許你比對手有更多的用戶,更好的技術,更多的資本,但是,如果你沒有一支有效協作的團隊,所有優勢都無法發揮作用。
你們的責任,就是讓我從這一秒鐘開始,把這件事給完全忘了。責任,不是我們一起計劃10件事情,然后你去做。這不叫責任。
因為再聰明,想得再全面,也一定至少有20件事,是我們沒想到的。
這樣的話,我就要時時想,我們忘了什么沒有?我們忘了什么沒有?
不需要你有多大的能力,你需要讓我知道,你的能力邊界和行動進度。讓老板信任,公司重用,投資人放心的一個最基本品質,是可靠。
可靠是一種“鈍品質”,要如鼎一樣穩重,需要“看得見,摸得著,信得起”。
這件事情的結束方式只能有兩種,第一種是被完成,第二種是被發起者取消。
如果一件事情交代下去,沒有人問就漸漸消失了,那么組織的協作機制就是失效的。
凡事有交代的本質,就是給任何事情扣上閉環,有開始就必須有結束,避免石沉大海。
你需要理解,生命中的一切事情,本質上都是一個項目。
這事兒值不值得干?我們要不要干?需要哪些人?需要多少錢?
這事怎么干?投入多少時間?誰負責什么事?什么時間節點完成什么結果?資金怎么分配?資源怎么調配?時間怎么分配?任務怎么分配?
既然分配了,那就按照公司戰略完善高效執行下去,不要眼高手低。
誰在負責這件事情?做的進展如何?達成目標了嗎?按照進度跟進了嗎?
無論成敗與否,我們來復盤一下有什么經驗?什么教訓?

在工作中,你會發現有的人聊起事情來,口若懸河,特別有激情,但就是上不了手,紙上談兵。
從外部看一件事,和真正上手做一件事,體感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一個創業者不停的說“我”,我想怎么樣,我計劃怎么樣,我打算怎么樣,我認為怎么樣,我要怎么著,眼里只有“我”的視角,其實非常危險。
因為“想象世界”和“真實用戶世界”往往相差千萬里。
很多事情你沒有干過,只是坐在那評論的時候,你覺得別人這有問題,那有問題,應該這么干,那么干。
但是當你親自上手的時候,會發現,你在外邊觀察這個事時,只看到10個點,而實際做起來,可能面臨的是100個點。
對于別人的工作,對于別的行業,不要隨意評判對錯,隨意給批評。
你要知道,每個看似愚蠢的決定背后,都是無數復雜的妥協和平衡。
對于沒有親自俯身經營的事情,要時刻保持謙卑,時刻保持敬畏。
因為,實際做起來,永遠都會有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情況發生。
你應該及早意識到這些困難,然后主動去找資源,想辦法解決。
這就需要你快速從100個點里,分辨出哪些點是最重要的,我應該從哪個入手,我應該運用哪些資源,我應該如何去做,然后馬上做起來。在組織前進的過程中,有目標,就一定有通往目標路上的障礙。
但是一個成熟的人,能快速走出焦慮,專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就需要迅速從焦慮中走出來,不是往后退,不是恐懼變化。
即使失敗了,也盡了最大努力,把所有可以嘗試的方法窮盡了一遍。
在凌晨3點前攻下某個山頭,這就是將軍給這個團的團長定下的目標。
那你說,對于團長來說,在凌晨3點攻下還是在凌晨5點攻下,有區別嗎?
如果是在凌晨5點攻下,那不也算完成了任務嗎?反正我把山頭攻下來了對吧?
但是,團長可能不知道的是,將軍讓他在凌晨3點前攻下,是因為凌晨3點半大部隊要通過這個山頭。
所以,如果團長私自改了目標,凌晨5點才攻下山頭,那將軍的整個計劃就被打亂了。
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更高層面的協作。
所以,給每一個人定下目標,這是一個組織能夠協作的前提。
如果一個管理者,在布置執行任務的時候,需要時刻來問:
最后的話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每個組織成員都深刻理解、并愿意認真踐行這條原則。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 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
?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劉潤,和我們一起
洞察商業本質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劉潤,洞察商業本質
品牌推廣?|?培訓合作?|?商業咨詢 | 潤米商城?|?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后臺回復??合作?
歡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