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刷了會社交媒體,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聞。內容講的是某某某冒充孫中山行騙的故事,細節比較多,蠻有意思。當時就一直納悶,如果孫先生能活到今天的話,估計得有 130 多歲了吧,且南京中山陵還在那擺著呢,怎么會有人這么容易被騙?
怎么會有人這么容易被騙?
哈哈,下面我要說說我曾經被騙的經歷。
大約是在 4 年前,那時候 Bitcoin 還沒有在大陸地區封禁,我手上差不多有 0.5 個。有一天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廣告,點進去之后就被網站里面的一個理財產品的內容吸引了,講的是你轉到這個網站一定數量的 Bitcoin,等 21 天的投資周期一到,網站會返我 1.2 倍的 Bitcoin。
現在回過頭去看,知道這是資金池的擊鼓傳花游戲。但是當時的自己根本沒有這個概念,糾結了一會后就給那個地址轉過去了 0.1 個,操作過程相當順利。
第一個投資周期一到,網站確實給我轉回了我的本金與我的投資收益。當時還心想,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投資回報率竟然有 20%,真的暴利啊。于是乎加大投資,把上次的本金與收益又轉過去了,期待 21 天的投資周期一到,又賺一筆。
盼望著,盼望著。
等了差不多 10 多天的時候,那個網站就已經打不開了,那時候自己竟然用『訪客太多,服務器不能承受』這樣的借口來安慰自己。后來,有相關的消息出來才知道自己被騙,損失 0.1 個 Bitcoin,也有聽別人說某人損失了 20 多萬,不勝唏噓。
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第一次被騙經歷,其實蠻好笑的。也慶幸自己的那段被騙的經歷,以至于后面沒有踩上更大的坑。
為什么我們會被騙呢?
除了貪婪,還有沒有別的什么因素?
或者說真的是騙子的騙術高明嗎?
我想也未必!
首先,騙子行騙并沒有特定的目標,而是采用的廣撒網模式。哪怕是再簡單的、一戳就破的騙術,只要傳播的受眾足夠多,就一定會有人被騙,畢竟人與人之間存在信息差、認知差,這是客觀事實。
其次,從布置誘餌,到魚兒上鉤,中間的過程是完全流程化、分工明確的,什么階段該做什么,在 SOP 設計初期就已經定好了。
然后,在行騙實操的過程中,根據前端的信息反饋不斷的優化流程,讓整個系統更接地氣,或者說提升轉化率。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總有那么幾個認知存在認知局限性的人(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會上鉤,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有人冒充孫中山行騙都能得逞。
OK,一件漏洞百出的事,只要你做得足夠多,也能成功。反過來是不是說,如果一件事不成功,是不是你做得不夠多?如果項目暫時沒有產出,是不是投入的不夠多?
這便是我由一個詐騙案例引發的一些思考,可能有失偏頗。畢竟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投入了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也可能不會成功。
但是,我投入了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了嗎?
不要抱怨客戶轉化怎么這么難,訂單怎么這么少,凡事向內求原因。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