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術。
公眾號回復“微信群”,進行業群(無廣告)。
昨天Meta忽然更新AMM,廣告主能再次通過MMP獲取到原始設備層級的數據。首先,沒利益的事情肯定人家不干,以前打著隱私的旗幟不給大家數據,現在忽然不裝了?為了拿到更多的廣告預算,原先大家拿不到設備層級數據后,很多產品的BI設計是基于設備層級數據來做的,拿不到設備層的數據,原始數據里面一大堆的restricted (通過referral的方式拿到一部分,但是總有10-30%區間的拿不到,iOS更慘,勉強在AEM后可能拿到多了一點),這樣客戶做出來的BI,數據就少了一些,無法真實判斷出來自己這個渠道得用戶的LTV,會讓一部分客戶覺得FB的效果不好,減少預算。今年廣告平臺的互卷也嚴重了,連Google最后都熬不住下來搞“概率歸因”了,我忘記他們起的什么名字了,但是本質是熬不住干脆和三方一起,自己搞概率歸因,讓客戶從賬戶和三方都看得到接近的數據。(Google 在ios的效果先前完全就是一個謎,導致很多廣告主干脆不開Google的iOS廣告)。知道平臺的利益點之后對投放這邊有啥幫助就也清晰了,平臺為了讓我們拿到更多的數據,自己的BI可以分析出來更準確的轉化效果,從而多分配一些預算到Meta。2,理論上,Meta后端會改變模型策略,以前更多依賴SKAN數據,現在可能會走概率歸因方式來提高廣告準確度。廣告平臺還在加大在概率歸因這部分的“準確度”的努力,從而讓三方數據和賬戶數據更接近,也是為了更多拿到預算。說到這里,最早通過“概率歸因”占到便宜的其實是類似Unity,MTG的渠道,之后Applovin也換成概率歸因,他們在大媒體立牌坊的階段明顯就占到了更多便宜,拿到好多預算,之后大家預算回到大媒體后這些渠道可能就要稍微困難一點。再往前看一些,既然廣告主重新回到大媒體,那預算也過來,那...廣告變現呢,原先的iOS 廣告變現 Meta,Google真的都快到了狗都嫌棄的程度,變現收入掉地板上了,那現在也許可能maybe是不是有救了?畢竟大家都走概率歸因階段,實際上變現效率相比skan會好超級多。搞iOS的IAA變現可能就又有一些機會?

北京盈量科技是素材制作+廣告投放公司,擅長大媒體投放+真人素材拍攝,在金融,社交,重度游戲,AI,短劇等領域均有豐富經驗基礎,團隊人員近兩百人,自研發程序化投放,歡迎咨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