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流量玄學研究?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投放技術分享。 公眾號回復“微信群”,獲取分行業加群(無廣告)方式。
廣告主不得管理與其他違規業務資產關聯的業務資產,也不得表現出與我們已禁用的業務資產類似的行為。否則,廣告主的關聯廣告賬戶、公共主頁、用戶賬戶或業務賬戶可能面臨廣告投放限制。
https://transparency.meta.com/en-gb/policies/ad-standards/business-assets/Violating-Networks-or-Associations/
VAN的核心:如果你有某些資產或者行為是有違規行為的,那么Meta會評估你的其他資產是不是也有問題,嚴重的”株連“。
政策說法中有一個”也不得表現出與我們已禁用的業務資產類似的行為“,這個其實是一條可靈活套用的政策,比如近期大家遇到非常多的一條”由于使用批量工具操作“的違規封戶,這個哪怕你沒有真用三方工具,API批量操作也被拉出來封戶的,就應該是基于這條政策來執行的,沒準只是你操作速度太快,或者一次性上傳太多。
換個說法(非官方,僅限猜測),如果你的資產絕大部分都是”安全“+”干凈“的,是否可能存在因為我的優秀記錄,不容易被政策認定違規。還有哪怕是你有一些違規操作的行為,但是你表現的極為克制,是否也會能躲過劫難?
針對前面這些違規政策,我也做了一些規避思路解讀:
思路匯總:
1,單個產品的開戶主體,BM要保持一致,產品投放使用的Page,不要混合使用,不可一個Page投放到多個產品。
這里有一些朋友產品多的時候,可能存在Page混合使用,或者產品由于快速要量,需要多開戶,但是一個主體下面是7個或者30個賬戶也不夠用,這時候會用多主體開戶之類,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一起被關聯上,其中一個產品多主體開戶的行為應該是極容易被抓到。
2,不要買個人號,沒法知道買回來的個人號是否存在違規,而且本身買號也存在一些被盜風險,按照政策說法,也可能還能套這條違規“也不得表現出與我們已禁用的業務資產類似的行為”。用真實的個人信息注冊Facebook賬戶,并且養號一段時間再拿來用會更穩妥。
3,投放過程中按照嚴格的政策合規要求,投放干凈素材,遇到違規及時申訴,修改等,請勿直接刪除,未申訴成功直接刪除廣告都會導致個人號的違規記分(嚴重時候Meta政策會停用您的 Facebook 帳戶、公共主頁或小組,或您的 Instagram 帳戶),違規記分的政策表現就是有的賬戶發出去的廣告,更容易被判違規,使用的賬戶,page也更容易被封戶。
Meta預想的正常客戶一般操作:
我們按照正常一個新手小白客戶,拿到一個正經的產品,比如小游戲去投放廣告的時候,通常應該會如何處理:
1,拿著自己真實的個人Facebook賬戶,用自己注冊的公司,完成了BM認證,并且用這個公司申請了開戶投放。
2,由于投放技術不熟練,所以他只會開1-2個賬戶,并且投放了極少的campaign,廣告素材也沒有多做,由于操作不熟練還都直接投放了3A廣告之類(默認推薦)
3,投放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熟練,可能很長時間都沒有頻繁調整價格預算。
再按照一個正常熟手公司的投放思路,拿到了一個新的產品,通常會如何操作:
1,拿到了一個新產品,直接拿著自己之前已經跑穩定的主體和BM 直接開戶2-3個,并且注冊好單個Page,并不會多page一起投放,也不會拿著之前的page去開戶。
2,操作熟練的直接上傳了幾個廣告系列,但是前期并不會一口氣大規模堆預算,反而是先摸索觀察小半個月或者至少1周,這階段內,放的預算不大,素材也不會太多,主要是觀察數據表現。
3,等到數據穩定后,開始增加賬戶,同時增加campaign和廣告素材創意,并且穩步增加預算。
熟手的重點是按之前跑穩定的BM和主體直接開戶,一般單個人號操作(會再次用新的主體+BM去投放,但是不排除,大公司這么操作的也多的去了)。
現有的一些違規操作案例:
1,本身產品就是違規品類。
2,之前違規了,我還不換BM,主體,個人號等直接又開新戶,被連續追封。
3,多產品,混合使用Page,主體,BM。
4,產品上來后,一口氣用API大規模發布+明顯投放屬于一波流操作,上去預算拉滿。
5,個人號都是買的,或者BM里面出現了其他個人號本身被VAN關聯嚴重的。
6,個人戶被封了,換號繼續上,比換襪子都勤快。
等等...
所以我們想要防止被Facebook的VAN關聯上,我們是否應該重點考慮下,我們正常的操作是否符合了Meta認定的合理操作習慣?
建議的操作:
如果是老團隊,現有產品里面有“安全”的產品+個人號等,那么接下來的“安全”的新產品可以直接開到這個安全的主體+BM下,并且嚴格合規流程操作。
如果是老團隊,已經被封麻了,要么破罐子破摔,死磕到底,或者通過W2A等方式規避現在的APP被標記等,要么考慮后面的新產品已經按照完全新團隊+新產品的流程用完全干凈的一套,按照新團隊建議操作穩扎穩打的跑,切勿和之前的產品,BM,page等任何牽扯上關聯(比如干脆找個新的優化師,大廠出來跑過干凈產品的老賬戶,來操盤整個新產品投放),有條件的話,讓他別用公司wifi,尤其是那種整個公司一個ip出口的。
養賬戶,有干凈產品,BM的,投放單個產品業務的人肯定不會經常更換(但是可以新增人員啊),把自己新的賬戶放到足夠安全的產品里面去跑一段時間,需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退出老的干凈產品資產)再去創建新的產品,按照新團隊的模式繼續操作,理解成大公司里面的老實人出來創業去了個新團隊搞新業務。
針對素材,哪怕是同樣類型的產品,也用程序的手段,每次上傳的時候單獨處理一下,避免被素材關聯(素材也是資產)。
賬戶中已經有過比較嚴重的違規行為,就不要繼續碰違規,也別碰新產品(避免牽連新產品)?按照官方政策說法,廣告主不得有以下行為:管理與其他違規業務資產關聯的業務資產 +?表現出與我們已禁用的其他業務資產類似的行為
出現違規了,覺得沒救就干脆不要再保留這些資產,或者新的資產不要出現在這個個人號/BM,主體等等。
近期違規觀察:
其實從近期被封比較多的產品來看,最主要的封戶還是本身就屬于高危產品為主,尤其是特別容易被舉報的產品品類,以前主要被處理的都是Page被封,賬戶還在,近期Meta升級到了VAN關聯封戶,并且由于被政策挖出來相關聯的產品,所以導致同產品賬戶,同主體的賬戶都更容易被關聯封戶。
技術上也有解決方案:
1,隔離所有資產,包含個人賬戶,技術上通過API 操作,單客戶的投放都用同一個人的個人戶操作,并且都在同一個主體下。(agency的BM不被影響,PABM的用處),注意API操作也并不是真正被封原因,被封原因是因為關聯封戶。合理使用API真沒事,違規產品使用API可能一起被關聯,怕就先手動。
2,素材關聯,通過技術手段,每次上傳廣告都用程序單獨處理一次素材,讓Meta判斷素材hash時候都變成新的。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